之所以要急着赶路,是因为DC城区及附近的住宿颇为昂贵。而从华盛顿沿着95号州际公路向北出发,必经之路上最近的就是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Baltimore)市了。

(图片来自网络)

巴尔的摩是美国大陆与大西洋连通的重要出海口,马里兰州唯一的独立市,距离华盛顿DC仅约40多miles,从华盛顿市中心的联合车站,到巴尔的摩国际机场设有的火车站,乘坐马里兰通勤铁路(MARC)列车或者美铁(NationalRailroadPassengerCorporationoftheUSA,常以Amtrak表示,是America和track组成的混成词)仅四十分钟车程。开车自驾的话,不出一个小时也到了。

(巴尔的摩机场火车站)

然而,互联网资料显示,巴尔的摩市治安极差,曾被《今日美国》报纸文章列为美国最危险的城市,市区人口约七八十万,其中非裔占63.7%,白人占29.6%,西裔占4.2%,而刑事案件则主要发生在非裔美国人的社区和群体,往往隔一个街区就是两个世界、两重天。

但是无知者真是无畏啊,以至于之前我第一次走出国门时,所到之处就是巴尔的摩。记得当时在北京的美国大使馆签证时,第一个窗口负责登记信息的工作人员是中国人,她看到我们的出行目的地,小声嘱咐了一句“注意安全”,我没太明白继续向她询问时,她却闭上嘴巴不肯再多说什么了。事实证明,她的嘱咐并非多余,那次的一系列经历着实令人印象深刻,心有余悸,也因此应该在此回顾记录,以便于从不同的层面了解和理解美国社会的特点。

那是我们一行三人,到巴尔的摩参加一次国际会议,乘坐美联航的联程航班,在旧金山转机。入境时队伍很长而行进缓慢,我们三人分到了三个不同的闸口。当我紧张兮兮结结巴巴的和海关官员沟通完毕,通过了之后一回头,却发现一个同伴被拦下了,接着就被请进了小黑屋。我这厢着急的去和那个officer辩解说我们是一起的,却被怼了一句“要不你也进去待着”,于是讪讪的作罢,和另一位同伴一起在过境大厅里忐忑不安地等。这种未知的等待真是煎熬:没法跟小黑屋里面的人联系,也不知道她到底遇上了什么情况,能不能跟边检人员沟通和解释清楚,是会等一下就出来,还是要在里面呆很长很长时间,抑或干脆直接被遣返。好在我们预留的转机时间足够长,我俩在过境大厅逗留了一个或两个小时以后,一个生着人猿泰山般壮大体格的非裔工作人员过来朝我们吼,让我们赶紧离开,但问题是,还有行李需要认领过检,而小黑屋里的同伴也有托运行李,我们两人是只取了自己的行李去过检呢,还是连她的也一块儿取了?如果帮她一块儿取了,是不是又会有行李票和我们的机票护照对不上的状况?两难之中,小黑屋里的同伴总算出来了。平复一下紧张焦虑的心情,我们领了行李过了检,checkin了下一段航班,重新托运了行李,终于可以吃个看着略微顺眼一点的拉美式盖浇饭,踏实的等待转机了。然而,虽然我们值机值得很早,却被checkin柜台的墨西哥裔黑妞苦着个脸安排在了飞机的最后一排座位。不免心里暗忖:自北京离境至此,遇到的有色人种工作人员,几乎态度都十分地不nice。

通常的飞机坐在最后排也就罢了,却没预想到美联航的境内航班如此生猛,宛如传说中的战斗民族驾驶风格,如何形容呢,那感觉就像在游乐场里坐跳楼机,直直的攀升上去,再像失去动力了一般跌落一段,然后再爬高,再跌落,如此反复不知道多少次。从西海岸到东海岸,五个小时的飞行,彼时的心理感受比较奇妙,叠加上长途旅行和时差带来的疲惫感,干脆两眼一闭,做好了交待的心理准备。待飞行终于平稳下来,得以站起来走动一下舒展筋骨时,才发现原来机舱里还是有白人乘客的,只不过全部都在飞机前部,只有我们后排的我们身边,才都是一些有色的,以及围着围巾戴着面纱看不清什么肤色的人群。Anyway,跳楼机大家是同坐了的,而且他们似乎是坐习惯了,看样子都淡定地很。

会议地点在doubletreehotel机场店,下了飞机打个电话,会有酒店shuttle接站。美国的酒店通常整洁宽敞,标准间中的两个床皆为queensize双人床,一家四口住一个房间也并不显局促。但令中国人感到不便的是,酒店并不提供牙刷、牙膏、任何形式的拖鞋、热水以及能够烧热水的装置,冰块倒是免费的,走廊里有制冰机可以自取。热水的问题可以勉强用咖啡机凑合着解决一下,而当我们实在吃不惯当地食物,跑好远找到个超市企图以泡面解决一下温饱问题的时候,却悲桑的发现,盒装泡面里,也是不提供叉子的,万般无奈之下,咖啡杯里的小搅拌棒成了解决这碗面条的唯一可用工具。

酒店地处偏僻,想出门也不是十分容易的事情,距离最近的公共交通站点,也要步行走出好远。我们在酒店安顿下来后,出门想先去到市区买点食物和必需品。刚刚落地异国,总有些新鲜的心情,即使天空灰暗暗的没什么特别,走在路上,也还是会举着手机左右拍拍。不想顷刻之间,警笛声响起,五六辆警车从四面八方疾驰围拢过来,停在我们前方大概三十多米处,阵势有些吓人。壮着胆子走到跟前时,见到的已经是全副武装的FBI警察在和被围住的路人谈笑握手了,而这两个路人,竟也是和我们参加同一个会议的中国同胞。打听了一下事情的原委,原来是因为这附近有座涉及机密的建筑,监控见到外国人一路走一路拍照,还以为是窃取情报的,于是当地警察和FBI都出动了,速度还真快。对于我们,这一落地,则又是一场虚惊。

在巴尔的摩市区转了一圈,感觉所到之处见到的非裔人口比例远远大于资料里查到的数据。在街角、便利店门口,动不动就站着一位,伸出手来要changes。虽然大家都听从旅行攻略,外衣口袋里随时装了十刀二十刀的现金,可那是预备给被打劫的,而这好像又不是打劫,并且要的人也太多了点儿,思量了一下,在小命不受影响的情况下,还是能省就省,不必给了吧也么哥。

(巴尔的摩内港)

公交车上更是黑压压的一片,以至于我们三个黄面孔一上车,引起所有人侧目。他们一侧目,我们就紧张。直到后来,才慢慢想明白,在美国,私家汽车实在是太普及了,而且没有报废这一说,年代久远的老爷车都可以上路,旧一点的二手或者N手小轿车甚至千儿八百块钱就买得到一辆。所以家里没有车,需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都是十分底层的人群,这也是为什么他们侧目的眼神那么让人莫名紧张的原因。

(如想某站下车,需拉动车窗上方的黄色线绳提前通知司机,否则就直接开过啦)

因为中国人的习惯性思维问题,我们有些判断失误,巴尔的摩的downtown并没有大型超市,只好又转乘另一路公车去到最近的一家沃尔玛搞定这几天的生活必需品。等再回到downtown转车时,天色已经黑下来了。更令人惊悚的是,所行之处,路边、街角、路灯下,三三两两地冒出了无数黑人社会小哥,有的唿哨,有的抖腿,但无一例外地盯着我们几张黄色脸庞。我们像受惊的小鹿走过充满猛兽的丛林,只得强作镇定,并且着力加快步伐。

虽然总归是有惊无险,但身在其中时那些无助和恐惧感是生活在中国这样的祥和国家里难以体会的。而回头再仔细回味时才反应过来,这一趟的经历中遇到的那些不nice,不就正是我们一直听说,却没有亲身体会过的“种族歧视”嘛!被“歧视”对待了,第一反应自然是不解、委屈和愤怒,凭什么歧视我们!但转念一想,正像我喜欢的一个公号作家说的那样,只要我们精神健康,自身有力量,歧视回去就是了,又或者充分利用法律赋予的权利,回怼回去就是了,被歧视又有什么关系呢?

有了这样的阴影,当再次途经这里时,我是坚决不敢再在巴尔的摩及周边寻找投宿地点了,只能拉紧行程,驱车一路向北向北再向北,直到接近费城。

然而,位于费城城乡结合部的民宿也并未给我们带来更好的体验。到达时业已是黄昏,越接近导航目的地,所见越让人心凉:街道破破烂烂,垃圾也是随处可见。还没找到民宿之前,我就已经开始担心:在这样的社区,我们租来的车子停放安全能有保证吗?万一车子出现了被盗或者被砸抢的状况,不仅行程会受阻,赔偿的费用也难以承担啊!

找到租住的民宿入口,借里面透出的一丝亮光,我们摸娑了半天,才找到进门的钥匙。在airbnb上预定的美国民宿,通常租客和房主是不见面的。房主通过平台告诉租客房间钥匙盒的密码,租户拿到钥匙后开门进入即可,有时可能还有第二重密码。寻找钥匙盒的过程有时像寻宝一样,有些神秘,有些有趣,也许还会费些周折。

开门进入后,不由又倒吸口凉气。右手边是一扇带窗的门,窗子泛出幽幽的光。在昏黄的灯光下,左手边一具漆面斑驳的红木色拐脚楼梯让人想到了恐怖电影。我们寒毛直竖,踏着破败坑洼的楼梯来到二楼。这是一个老式的套房,大门这头是一个厨房,穿过一个长长的走廊,尽头是两间卧室和洗手间,走廊右侧还有紧锁的两扇门。厨房里破旧和肮脏的冰箱、烤箱和桌椅,和airbnb上图片展示的效果天壤之别。但经过每个房间的仔细对比发现,屋子就是那个屋子,只是经过光线的烘托和一些细节的隐藏,图片看起来十分美好。房主在沟通时倒是还比较nice,还请求我们给一个良好评价。可是如果我们不如实评价,是不是还会有不熟悉当地社区分布的租客,被文饰的假象弄得措手不及叫苦不迭呢?

好在只是停留一夜,我们勉强收拾出一支锅具,煮了些之前预备的挂面果腹,又简单洗漱了一下,一夜和衣而眠。次日早上发动汽车正要离开时,旁边一直盯着我们看的白人怪老头跑上来盘问,黄发散乱,衣着破旧,不修边幅。他问我们是干什么的,我们说住在这里,他一脸质疑地说不可能,他在这里生活几十年了,从来没见到过我们。直到我们解释我们是临时租住的房子,他才罢休,放我们离开,也让我们再次悬起来的心,吁着一口气放下了。

到别人的故事里瞥一眼自己









































治疗白癜风哪家比较好
治疗白癜风用啥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shengduna.com/hsdhb/14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