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我从阳明先生的年谱和传记里挑选了十个最能反映王阳明生命特质的场景,希望读者能从这十个场景里更好地感受阳明先生的思想精髓和思维特点,帮助大家更快更精准地理解阳明心学。

据说王阳明在他母亲肚子里呆了14个月,后来是他奶奶梦见神人云端送子送来了王阳明。所以,他爷爷王伦(字天叙,因喜好竹子,号竹轩先生)给王阳明起名叫“王云”,寓意云端送子。五岁之前,小阳明不会讲话,急坏了王家上下,后来经过一位神僧提醒:为人要低调,天机不可泄露,他爷爷王天叙赶紧把“王云”改为“王守仁”,果然,一改就灵,小阳明开口说话了,而且许多听来的书籍内容全部烂熟在胸,开口便之乎者也。

上述记载,不止一篇年谱和传记里有,好像言之凿凿。对于五岁才说话的记载我不太怀疑,因为爱因斯坦也是五岁才说话的。但对于怀孕十四个月的说法,我是很怀疑的。我是学生物出身,虽大树已经留校园,只留枯叶夹在书中,但我也知道人类不是哪吒,到了十个月还不出来,很可能就被羊水呛死了。我不会理会记载的真实性,那是细节,无关大局。我好奇的是:为什么阳明先生会允许这样说法传下来?我在看阳明先生的传记时,也一直有这样的疑问。因为有还几件事情都是孤证,只有先生一个人在场,特别是那几个梦,更是无法考证其真假。问题是,以先生的人品才学,为何要“怪力乱神”?我的猜想是:为了推广心学!

先生去世年后,有一位民国作家张爱玲女士说过一句话:中国人喜欢传奇。我想阳明先生深谙中国老百姓的心理,故做真真假假,神神叨叨,这样,对心学的传播是有利的。

以上乃一家之言,开拓大脑、多维思考、预防中年痴呆而已,不必计较。

王阳明十岁时,父亲王华中了状元,次年,写信叫小阳明和阳明的爷爷王伦王天叙来北京居住。途经镇江时,王天叙被镇江的诗友挽留,期间,王阳明作诗两首:第一首是“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又有人命题作文“蔽月山房”,小阳明脱口而出:“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如月;若有人眼大如天,还见山高月更圆。”第二首诗语言虽然拙朴平凡,却呈现了一种非凡的哲学观念。这也是他第一首流传千古的诗作(注意:不是阳明先生的第一首诗,先生的第一首诗是《哭象棋诗》)。此诗看似言辞幼稚,很有打油诗的味道,但其中却奥妙无穷。山和月到底哪个更大,这个十一岁的少年用他独特的思考观察方式,给出了一个极具哲学色彩的答案。中国有句话叫: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手里拿着锤子,眼里都是钉子;还有“小马过河”的故事等等。说的只是一个道理:每个人站的立场不同,眼里的世界就不一样。

按照阳明先生“知行合一”的观点(不是说到做到,也不是说话算数,而是“知”与“行”是同一个东西,是一枚硬币的两个方面,即徽面有多大,字面就有多大。),这首事诗就是“行”,而阳明先生内心的观点就是“知”,从可以看见的“行”,我们可以反推出阳明先生内心的“知”该是怎样的强大!可见,天分和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未来的预兆和必要基础。对于企业家的启示就是“入司教育”和新员工培训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

年,王阳明在北京的私塾读书。有一天,他一本正经地问老师:“何谓第一等事?”他的老师吃了一惊,从来没有学生问过他这样的问题。但他还是很快地作出了坚定的回答:“读书当然是为了做大官啊!”王阳明严肃地看着老师说:“我认为不是这样。”12岁的小阳明说道:“我以为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这个问题是关乎人生的终极价值是什么,直到今日,绝大多数小学生甚至大学生也不会问这样的问题。这是王阳明一生中很耀眼的一个时刻。

从某种角度看,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良知觉醒的历史。古今中外,人类对自我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崇拜英雄到个体自信的过程,这就是良知的觉醒,也是人类的进步。孔子所说的“大学之道”中的“大”不是现代的高等院校之意,而是“大人之学”,这里的“大人”也不是我们今天讲的“成人”,而是“贵族”的特指。“大学之道”就是如何做一个“贵族”的道理;在古希腊,人们谈到人类美德时,也特指“贵族”,而非针对每一个人,而且多指天生的、能够表现出来的“勇敢”“解救”“担当”等行为,而不是内心。在那个时代,十一岁的小阳明说的“我要做圣人”,就像现在的中国,一个世代为农民或工人的孩子,甚至还是一个私生子,他在十一岁时说:我要当国家主席,这是非常令他的单亲妈妈(或爸爸)担忧的事情。

年少的王阳明难得有如此的悟性卓识,加之于他的书香世家,终日看书,勤倦忘餐。使他成为了同龄人中的异类,究竟是基因变异还是神经元连接不同,我们也不得而知了。从王阳明先生在“四事规”里把“立志”放在第一位看,这个年少的志向对王阳明的价值和意义。

年前,王阳明先生准备“高考”时,看到中国伟大的理学家朱熹老人家的“格物致知”一词,很是兴奋!天地生万物,万物存天理,格万物穷其理,万理再汇成天理,我们就掌握了宇宙的终极定理!这种由于人类对安全感的追求而引起的人类痴狂是人类的“通病”,只不过大多数人想想而已,然后继续看书。而王阳明却“信以为真”,马上开始行动!他选择了他父亲在北京的官邸里的竹子开始“格”(王阳明“格竹”时的年龄,董平老师认为是16岁,吕铮先生认为是18岁,杨东标老师认为是21岁,我们不管这些,记住这个场景就行了)。几天之后,天理没格出来,却“格”出病,而且很可能是肺炎,此时的王阳明开始怀疑“格物致知”说法了,十多年后,在王阳明37岁时的“龙场悟道”应该就是起源于这次“格竹”的经历了。其实,从阳明先生晚年的“事上磨”和“致良知”的观点看,先生的思维中还是保留了“格物致知”的思想,只不过他选择了万物里面的最高存在“心”作为万物的代表,今天的我们可以从逻辑上找到它的合理性:既然我格不尽万物,我可以从万物里选一个最高级的“物”,我把它格出来了,不就算是格尽万物了吗?

“守仁格竹”的情景在当时就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以至于圈内人好长一段时间都拿这件事儿与王阳明开玩笑:呦,格竹子的帅哥来了!

今天观之,启示有三:

第一,王阳明对探求天理的渴望是融入灵魂的,所以,才会对“格物致知”这个词独有情钟;

第二、他能坐在那里看三天竹子,说明阳明先生的定力了得,做事执着,这也是他日后成功的必备能力;

第三,“格”不是看,是全方位的研究和感悟,比如,禾本科的生物学研究,利用其物美价廉的竹简制作,“胸有成竹”的绘画研究,中空挺拔的伦理研究等等。

在企业管理中,如果遇到新的现象和问题,我们需要应该学习阳明先生的这种“格竹”的专研精神。

读者可能会奇怪:只听说“获奖感言”,怎么还有“落第感言”?是啊,这就是王阳明的独特之处。

年,王阳明在会试中再度名落孙山。与王阳明同舍应试落第的人在发榜现场未见到自己的名字而嚎啕大哭,王阳明却不动声色。大家以为他是伤心过度,无法呈现出悲伤的表情了,于是都来安慰他。他淡淡一笑,说道:“你们都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

多年后,王阳明对他的大弟子徐爱[1]讲了一段话:君子穷达,一听于天,但既业举子,便须入场,亦人事宜尔。若期在必得,以自窘辱,则大惑矣。”意思是:作为读书为了做圣人的君子而言,本应顺天道行事。但人世间的事情,比如功名职位文凭等,也是要有的,不然怎么做事情?需要提防的是,不要过于执着。考试成绩只是检验你学习的一个指标,也方便你与别人做比较,以此看到自己的差距,调整自己学习的方向和方法。

时年24岁的王阳明已经开始自觉地用心学来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了,这固然与他对自己的学问充满信心有关,但这种跳出事情本身来看待事情的角度应该是《蔽月山房》那首诗的升级版了。

从十一岁写“哲学诗”,到十二岁放言要做圣人,再到24岁以功利心为耻,然后到37岁龙场悟道,最后落脚在“致良知”,你会看到一根红线贯穿王阳明的一生,好像这是一条命运之河在静静地流淌。

一般书里不会太重视王阳明的这段经历,认为只是为治病而修炼的一段过程。我曾经在年11月和年4月,先后两次去过位于会嵇山余脉宛委山腰的“阳明洞天”,努力感受这种独特的环境(我在这里暂且把“环境”归为“行”)对“知”的作用。

其实,阳明先生的这段导引术的修炼是卓有成效的,按照“至诚之道,可以前知”的说法,王阳明已经可以预知:何人来访,同伴几人,何处而来,又能让仆人在何处接到,而且毫厘不爽。做到这一步已经令人瞠目结舌了,但更震撼后人的还在后面!当时,王阳明也很得意,也应该得意,但不久,阳明先生忽然悔悟:此簸弄精神,非正觉也。

我对这一点非常叹服:没人提醒,没有挫折,自己能觉悟到此乃左道异端之事,不是正道。王阳明怎么想到这一点的,我真的很好奇,也百思不得其解。

这个典故中的名言是:“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有一年春天,王阳明和他的朋友到山间游玩。朋友指着岩石间一朵花对王阳明说:你经常说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天下一切物都在你心中,受你心的控制,你看这朵花,在山间自开自落,你的心能控制它吗?难道你的心让它开,它才开的;你的心让它落,它才落的?

王阳明的回答很耐人回味:“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这是阳明心学最难理解的观点之一,也是修习阳明心学必须要解决的一个基础概念。通俗地讲,就是你只能看到你的眼睛能看到的世界,你看不到你的眼睛看不到的世界;你只能闻到你的鼻子能闻到的世界,你闻不到你的鼻子闻不到的世界;你只能听到你的耳朵能听到的世界,你听不到你的耳朵听不到的世界。人类对世界的物理认识受到人类的生理局限,人类对世界的社会认识也受到人类的认知结构的价值局限,也就是古人所说的“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心外无物,不是说“物”依赖人的“心”而存在,而是说,当我们说一个“物”时,我们以为我们说的这个“物”就是那个客观存在的“物”,阳明先生说,我们说的这个“物”不是那个客观的那个“物”,而是我们心里(或头脑里)的那个“物的图像”,既然是我们头脑里的图像,所以这些图像就不一定一样,那就极有可能是“自说自话”,各人说各人脑海里的、关于那个“物”的图像,有些像“盲人摸象”一样。就像作为不同的管理者在评价同一个下级时,可能就有不同看法的,你认为他不错,我认为他不好,而且各有各的角度和事例证明,当我们在评价同一个人时,我们以为我们是在说一个的客观的对象,但实际上,我们是在说各自头脑里的、关于那个人的“印象”,你头脑里“印象”与我头脑里的额“印象”一定是不同的。

明白了“心外无物”,才能觉悟到“自知无知方为智慧”,才知道人类的局限,才会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自以为是”,才会知道“致良知”的真正意义,才会明白“事上磨”究竟要磨什么,才会明白为什么“责善”是管理者修习阳明心学的一把钥匙。

宁王之乱又称宁王叛乱,是由宁王朱宸濠在南昌发动的叛乱,波及江西北部及南直隶西南一带(今江西省北部及安徽省南部),仅过四十三天,最后由赣南巡抚王阳明先生平定。这是阳明先生“三不朽”(立德、立言和立功)之“立功”中做大的一个功绩。

宁王朱宸濠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五世孙,即朱元璋的第十七个儿子宁王朱权的后裔。在正德十四年(年)宁王朱宸濠借口明武宗荒淫无道,窝藏盗贼,集众号称十万,密谋起兵,以取得皇位。时任汀赣巡抚、佥都御史的阳明先生举兵勤王,会齐各地军兵,于七月二十日攻克南昌,二十六日,明军以火攻,宸濠大败,将士焚溺而死者3万余人,宸濠与其世子、郡王,及李士实、刘养正、王纶等皆被擒,为期四十三天的叛乱被平息。

这一年,阳明先生47岁,正是如日中天的年华。他历经无忧无虑的童年,繁华似锦的青少年,春风得意的科举中第、朝廷为官,又经历了廷仗之辱、昭狱之苦,被锦衣卫追杀,误上贼船,虎口脱险,再到龙场悟道,“在碱水里泡大的状元公子比金子还宝贵!”,这条生命已经炉火纯青,百炼成钢了!

关于这个战役的详细情景,读者可以参考冈田武彦先生撰写的《王阳明大传》,在这个历史事件里,我们要借鉴的是阳明先生的责任心、道义心和不动心。

嘉靖六年()九月,王阳明身兼都察院左都御史出征广西思恩田州二地,临行前与两位得意弟子钱德洪与王畿在天泉桥上讨论所谓“四句教”,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或致知)”所论包括心性及格物、良知等阳明心学思想的核心理念,后人称此为“天泉证道”,可以说是王阳明心学经典诠释的总结。

我去过两次天泉桥的遗址,在绍兴的黄酒博物馆附近,步行约12分钟。天泉桥已经消失在历史的烟云里,只留碧霞池在阳明先生的故居(有大红本)前倒映着蓝天和白云。

天泉证道的典故中,后人谈论的焦点是“四句教”,相关论文不下篇,作为企业家,诸位不必“穷经皓首”,也没必要悬梁刺股,能理解阳明先生的“初心”就足够了。我在这里传授给诸位一个粗浅但快捷的记忆方法:

无善无恶心之体,(婴儿出生,纯净如斯,与天地浑然一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饿了要吃奶,不顾妈妈的死活,可谓:人之初,性本私)

知善知恶是良知,(长大了,懂事了,良知苏醒了,知道心疼妈妈了)

为善去恶是格物。(努力做好事,克制做坏事的念头,此乃修炼。)

这段文字对企业管理也是具有一种独到的指导价值:

无善无恶心之体,(天理只有一条,万物也只存一理,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它本来的存在意义,比如企业、比如管理、比如目标,如果出现了第二个“理”,那就是“私欲”使然。找到企业管理中每个环节的“本来之理”,就知道改进的方向在哪里了。还要提醒诸位一点:别拿“中国式管理”说事儿,这是懒惰和畏惧的借口,以后我再细说)

有善有恶意之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而立场又决定了各自的利益,带着“利益心态”去谈论问题,那就只能是谈判,而不是谈真理。谈真理是探讨事情“应该怎样做”,谈判是商量事情“可以怎么做”,因为没有几个人会为了“消费者”或“人民”的利益而牺牲自己,华盛顿、隆裕皇后、蒋经国等,只是个案。人类自己改不了这种“自利性”,所以,但,要明白“宁我负天下人,而不让天下人负我”的观点是错的,“以顾客为中心”的话语是骗人的。)

知善知恶是良知,(人类“良知”天成,任何人都是有良知的,知道“善”与“恶”,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良知不断被唤醒的历史,企业管理的历史也是一部“致良知”的历史。所以,企业管理的终极目标就是“致良知”,企业管理的过程就是营造一个“致良知”的环境:制度环境、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

为善去恶是格物(企业管理可以比作“格物”,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就是要为每一个员工营造一个“致良知”的环境,并且以“责善”为己任,在每一项工作上进行“事上磨”,磨出“良知”的光明。读者可能会问:企业的目标不是赚钱吗?是的,但,赚钱是一个“小目标”,一个亿的小目标,企业还有更大的目标,那就是“致良知”,有了这个大目标,才能保证那些“小目标”的实现,才能保住那些“小目标”的物质形式,不然,几千亿、上万亿财产的失去都是瞬间的事情。)

当然,以上述文字理解阳明心学的“四句教”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我们用十年、二十年的时间去反复诵读、深刻理解,背诵百遍,其义自见。

年一月九日(阴历十一月二十九日),江西南安青龙铺(今大余县青龙镇赤江村)。阳明先生乘坐的船停在章江河畔。门人推官周积匆忙的跑了进来,王阳明很久才睁开眼,看向周积,说:“我走了。”周积顿时泪下:“老师有何遗言?”阳明先生用他在人生中最后的一点力气向周积展现了一个微笑,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这是阳明先生留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后一句话。

每当读到这一段时,总令人窒息难耐,唏嘘不已,我们很难体会阳明先生临终前的感受,我们也无法体会任何一个人临终前的感受,也许只有在我们也告别人世时,才能体会生命尽头的感觉。到那个时刻,我们能说出这样荡气回肠的言语吗?不知道。

这句话的含义是:当一个人尽心尽力地做完他的事情时,事情的结果如何已经无所谓的,别人如何评价就更无所谓了,这也许就是佛祖所说的“圆满”吧。

李安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白癜风能彻底治好吗
治白癜风去哪里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shengduna.com/hsdjp/13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