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中国人被美国刻在纪念碑上,在日本受
中华全视角 有趣、有品、有态度的生活微刊! 今日有些事儿 第一时间播报身边大小事儿! 酷历史 打捞最麻辣鲜活的真实历史! 对自己所居的世界的无知是最愚昧的表现。将欧洲带出中世纪的,是哥伦布的航船;将中国人从“天朝大国”酣梦中最终唤醒的,是近代地理知识的传播。在传播近代地理知识过程中起作用最大的,不是魏源的《海国图志》,而是徐继畲的《瀛寰志略》。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国会大厦和林肯纪念堂的轴线上,有这样一个建筑: 这就是华盛顿纪念碑,建造的它为纪念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然而你绝对想不到,这座前后花了断断续续花了41年,于年建成高达米的建筑,内部藏着一段和中国清朝民间有关的故事。 在华盛顿纪念碑的第十层,有一块来自中国的神秘刻有汉字石碑。这个石碑于年,由大清国浙江宁波人赠与美国华盛顿纪念碑,上面刻着一段汉字: “按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骎骎乎三代之遗意。其治国崇让善俗,不尚武功,亦迥与诸国异。余尝见其画像,气魄雄毅绝伦,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 华盛顿纪念碑里的神秘汉字石碑 这段汉字来自徐继畬[shē]所著的《瀛寰志略》这部书,这个道光年间的碑文内容大概翻译为: “华盛顿是个奇异的人啊!他领导独立运动,比陈胜吴广起义更具勇气;创立美国,割据一方,比曹操刘备更为一方之雄。他已经率领军队,开辟了万里疆土,却不即位称帝,不把领袖位置传给自己的子孙。而是创立了选举的方法。这种行为几乎就是天下为公了。他治国崇尚保持人民的良好道德风俗,而不是靠武力统治。这与别的国家是不一样的我看到华盛顿的画像,他的气度相貌雄毅无比,怎么不能称为人杰啊?美利坚合众国这个国家,国土幅员万里,却没有王候的封号,不遵循世袭爵位的规定。国家权力由公众来讨论行使,开创了古今没有的局面,多么奇特啊!西方古今的人物,怎么能够不以华盛顿为第一呢?” 徐继畬是何许人也? 徐继畲(-),山西五台人,年中进士,年任福建布政使,道光皇帝召见,命他办理厦门、福州两口的通商事宜。从此,他多方接触欧美人士,了解近代世界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等知识。从年到年,他用五年之功完成了《瀛寰志略》。年,他被召进京,担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兼同文馆总管。年10月21日,他接受了美国政府赠送的华盛顿画像。年,他告老还乡,乡居至死。 徐继畲结合中国的现状,写了一部著作《瀛寰志略》,深受日本崇拜,被日本认为是,通知世界之南针。 这本书后来被美国收进了《世界名人录》,他在书中对华盛顿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但是当时作为中国人,他对国外的各种介绍和推崇,引起了国人甚至林则徐的痛骂,说他是叛徒,卖国贼,为当时万夫所指。然而,他只是吸收西方文化为了是抵制外来势力,是爱国之举。一位中国人,被国人唾骂,被日本崇拜,被美国刻在纪念碑上,我们看了是何种心情? 清代学者徐继畲,曾撰写了一部帮助国人认识世界的启蒙著作——《瀛寰志略》,按理说,《瀛寰志略》的问世,应该能够让国人“急读之下,狂舞万状”,应该能使国人产生醍醐灌顶的感觉,然而,可悲的是,这本书问世之后,遭到的不仅仅是冷遇,还有朝野士大夫们愤怒的攻击和谩骂;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此书传到日本之后,却大受欢迎,一印再印,竟致洛阳纸贵。 晚清名臣徐继畲曾任福建巡抚、闽浙总督等职,当时的福建、浙江一带,已经向外国开放,作为封彊大吏的徐继畲便有很多跟外国人接触的机会,在不断的接触过程中,他认识到了外国列强无论是在科学技术方面,还是在军事国力方面,都要强于我朝,因此,便产生了将外国列强的情况写成一本书,供中国人阅读,以帮助他们了解外部世界、认清自我,摆脱天朝上国的夜郎心态。于是,徐继畲在与外国人交往中,便留心收集资料,虚心向外国人请教,并自学了大量关于各国的史地知识。就这样,他利用公务之余,开始了这本书的写作。经过长达五年的时间,这本书终于完成了,年,这本共10卷、约14.5万字、内含42张插图的《瀛寰志略》终于刊印,这本书摒弃了“九州八荒”、“天圆地方”、“天朝中心”的史地观念,树立了新的世界史地知识,打开了时人认识外部世界的一条通道,是较早帮助国人“开眼看世界”的世界地理志。 《瀛寰志略》这部著作,全面介绍了地球概貌、各国地理分布、风土人情等,它并不是一部单纯的地理学著作,除了地理方面的内容外,对各国的宗教信仰、历史沿革、政治制度等均有涉猎,对欧美国家的强盛原因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推崇欧美国家“以商为本”的理念及民主政治;对希腊文明给予了充分肯定;对雅典及古罗马的民主政治十分欣赏……可以说,此书代表了当时中国人认识世界的最高水平。徐继畲写作此书的目的,显然不是为了单纯地为了“让中国人知道世界各国的明确位置及社会风情”,是想开启民智,引导民众向西方学习,学习人家的先进技术、先进制度,用以反省自身、迎头赶上,努力侪身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是想使国人摆脱传统的羁绊和束缚,打破坚冰,唤醒铁屋子里沉睡的国人,帮助同胞从“天朝上国”、唯我独尊的千年迷梦中醒来,实现强国富民的伟大目标。 年,《瀛寰志略》正式刊行,但令人遗憾的是,这本书问世后,并没有出现想像中的“竞相传阅”、“洛阳纸贵”的情况,而是遭到了空前的冷遇。非但如此,这本书的出版,还引发了那些永远砸不碎的花岗岩脑袋们的公愤,此书“甫经付梓,即腾谤议”,因为这本书的观点打碎了国人“世界中心”、“天朝上国”、“国中之国”、“万方仰之如辰极”的迷梦,告诉人们:中国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世界上的众多国家之一,世界上不仅有中国这样一个“大国”,还有一些远比我们强大的国家和我们并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徐继畲对西方文明的推崇,也极大地刺痛了士大夫们的心,因为他们不能接受儒家文明之外还有其他先进文明存在……由此,粪水和石块如雨点一样向徐继畲袭来,“张外夷之气焰,损中国之威灵”;“轻信夷书,动辄铺张扬厉”;“一意为泰西声势者,轻重失伦,尤伤国体。况以封疆重臣,著书宣示,为域外观,何不检至是耶”……在遭到种种打击之后,这本书被停止刊印,打入了冷宫。然而,这本书在大海的对面——岛国日本却受到了热捧,《瀛寰志略》传到日本后,引起极大重视,人们争相阅读,被不断地重印,被誉为是“通知世界指南针”,这本书传到日本并受到追捧的时间,正是日本历史上重大政治改革“明治维新”即将发起之际,可想而知,此书对日本民众起到了巨大的启蒙作用。历史的发展结果是:若干年后的甲午海战中,崛起的日本打败了落后的大清。 一个民族对文化的态度,决定了这个民族未来的发展方向;中日两个民族对同一本书的不同态度,冥冥中似乎也暗示了若干年之后那场著名战役(中日甲午海战)的结局;我们当然不能说那场战争的结局是《瀛寰志略》直接作用的结果,但历史的吊诡之处,也应该引起我们深思、反省。 荐读:1、别去碰已婚的女人!2、他是辽宁黑社会老大,狂妄至极,掌掴刘德华,将副市长儿子打残。。。3、他15岁小伙参军被拒,一怒之下打伤招兵处8名现役军人,引发军区震动……让孩子读读全世界青少年票选出来的《世界二十大名著》,受益匪浅! 点击蓝字北京看白癜风疗效好专科寻常型白癜风能治愈吗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shengduna.com/hsdfg/12728.html
- 上一篇文章: 这里有一个可以现场拿美国顶尖高校off
- 下一篇文章: 卉瞰在华盛顿,拜访越战纪念碑,听听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