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至周六,按《中国有了共产党》《红色星火燎原》《战火中成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春天的故事》《筑梦新时代》六个部分,系统讲述党的故事,传播党的知识,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效果。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这是《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一篇文章的第一句话。

  这是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又很难回答。

  在鸦片战争后的80年间,中国没有一个政党公开宣布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是中国革命的敌人。

  至于谁是朋友的问题,中共一大会议上,代表们针对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是革命的还是反动的、是敌人还是朋友这一问题,进行了激烈争论,最后也没有取得一致意见,所以在《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中对其他政党明确表示了排斥和不合作的态度。

  为什么会这样呢?

  中国有句古话说:“道不同,不相为谋。”意思是说,志向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

  谁是敌人、谁是朋友的问题,归根到底是走什么革命道路的问题。

  近代中国由一个封建专制帝国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具有特殊国情的东方大国,既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又有别于封建社会,原有的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依然存在,又增加了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这两个矛盾成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以及辛亥革命等一系列挫折一再说明:在中国这样的特殊国情下,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是以往中国革命不能成功的重要原因。

  残酷的现实说明:中国革命不能照搬照抄别人的现成模式,必须结合中国的国情进行创新。

为什么当时的中国不能直接实行社会主义?

——远东会议:走出国门得新知

  中国共产党在立足国情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时,并没有封闭自己,而是以开阔的眼界、开放的思维积极走出去,学习别人的,思考自己的。

  年初,在冰雪严寒中,一列载着中国、朝鲜、蒙古、日本4国名代表的火车缓缓驶入人流如潮的莫斯科火车站。站台前早已挤满了前来欢迎的人群。激昂嘹亮的《国际歌》乐曲、迎风飘扬的彩旗、一张张热情洋溢的笑脸……这绚丽的国际主义画面感染着前来参会的每一位代表。

  在巍峨庄严的克里姆林宫斯维尔德洛夫大厅,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

  大会主席台正中上方是马克思的半身塑像,会场四周还有用中、朝、蒙、日等文字书写的“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和“解放东方劳动者!”等巨幅横联,会场内外洋溢着远东各族人民团结战斗的热烈气氛。

  出席这次大会的中国代表团由44人组成,其中包括共产党员14人,还有社会主义青年团代表、国民党代表及工人、农民、学生、妇女等革命团体的代表。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第一次正式派出代表参加大型国际会议,标志着中国革命已经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远东”是欧美人使用的地理概念。他们以欧洲为中心,把东南欧、非洲东北称为“近东”,把西亚附近称为“中东”,把更远的东方称为“远东”。“远东”一般指今天的东亚、东南亚和南亚。

  之所以召开这次会议,是因为不久前的一次会议,也就是由美国发起、英国支持,于年11月12日—年2月6日召开的美、英、日、法、意、比、荷、葡、中九国华盛顿会议。华盛顿会议打着“维护世界和平”的幌子,签署了《九国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简称“九国公约”),肯定了美国提出的“各国在华机会均等”和“中国门户开放”的原则。

  所谓“机会均等”,是指每一个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都应得到同样的好处。

  所谓“门户开放”,是指每一个帝国主义国家都不能关闭它在中国所控制地区的门户而不让其他国家进来。

  这是帝国主义列强联手对中国实行的赤裸裸的控制压迫。

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场

  列宁原来将世界革命的希望寄托于欧洲,但由于欧洲资本主义统治力量强大而难以实现。十月革命后,亚洲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迅速高涨,列宁转而把世界革命的希望寄托于远东。

  为了对抗九国华盛顿会议瓜分远东的罪恶行径,共产国际决定针锋相对地召开远东民族会议。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是马克思的伟大号召。

  “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这是列宁继承和发展马克思的思想后做出的著名论断。

  这次会议在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理论的基础上明确指出:远东各被压迫民族目前的革命任务,就是首先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解决民族压迫和封建束缚这两大根本问题。对中国共产党来说,“当前的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外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把督军推倒,土地收归国有,创立一个简单联邦式的民主主义共和国”。

  大会结束后,中国代表怀着巨大的热情和兴趣,到莫斯科、彼得格勒等城市进行参观访问,近距离地认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掌握政权的国家。

  在十月革命起义总指挥部所在地——斯摩尔尼宫,在革命时代的莫斯科地下工作纪念地,在充满活力的城市街头,中国代表深切地感受到了革命群众的政治热情和远大理想,感受到了革命胜利的巨大喜悦和民族自豪感。这一切都给予他们很大的鼓舞和启示。

  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受到共产国际的有力指导,坚定了理想信念,激发了前进动力。这次会议对于帮助中国共产党认清中国国情和制定中国民主革命纲领,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主 管:军委后勤保障部政治工作局

主 办:军委后勤保障部政工保障室

主 编:李绍章

副主编:韩 军邓毅敏

责 编:荣 钎

编 辑:杜明杰沈浩南

投稿邮箱:plazonghou

.       强军网网盘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shengduna.com/hsdfg/18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