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炎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qsnbdf/150717/4658077.html
华盛顿的施特劳斯派

作者:ShadiaB.Drury

列奥·施特劳斯(LeoStrauss,-)是德裔犹太哲学家,于纳粹上台时逃离德国,最终在美国定居,并执教于芝加哥大学,讲授政治哲学。他专攻政治哲学史,著述所及有柏拉图、阿里斯托芬、阿尔法拉比、迈蒙尼德、阿威罗伊、马基雅弗利、霍布斯、洛克以及其他一些哲学家;其行文常显冗赘,其思想则甚为神秘而晦涩。他以一个奇异的论题而出名,其中的一个观点是说哲学家绝不能坦白直言,最智慧的哲学家从不直抒其意。在施特劳斯看来,一个真正的哲学家必须只与少数适合接受他思想的人交流,而这种交流是平静的、微妙的,而且是隐秘的。为什么要如此隐秘呢?施特劳斯的部分答案是:哲学家不得不秘密行事,以免遭迫害。但这并不是这一论题中最有趣的部分。最有趣的是,尽管施特劳斯生活在有史以来最为自由的社会之一,他却仍然声称他得秘密行事——声称他自己进行的是秘籍式的写作或以密码写作。这种隐秘性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呢?也许施特劳斯所担心的迫害,从更温和的意义上讲,可以是冷嘲热讽或受人排斥;因为尽管他名气很大,在美国,嘲讽或排斥却是一件他不得不忍受的事情。不过,施特劳斯所说的隐秘性,其中另有深意,有着更有趣的原因——即他相信,真理对社会(任何社会)都不是益分,相反是危险的,甚至量破坏性的。毫无疑问,施特劳斯的奇谈怪论,加上隐秘性的难以估价的吸引力,可以解释他在学院内受欢迎的原因。但不管他有多著名,多受欢迎,施特劳斯及其信徒曾经并仍然承受着讥讽和排斥。部分原因在于,他们的观点与盛行于学院内的自由主义思想背离太远,使他们看上去可笑。居于自由民主体制中的施特劳斯,对自由主义一无用处,对民主体制也用处不大。他的政治思想是彻底的精英主义。然而他知道,在美国,人们不大能容忍精英主义思想,对此他的想法没错。但是,对他思想的嘲讽,多半缘于他自己不顾学术界的共同精神本身。对施特劳斯的嘲讽,不是因为他吸引了大批跟随者,而是这种信从常常带着宗教崇拜的性质——如其隐秘性、对施特劳斯的权威的信仰、对施特劳斯所信从的古代哲学家的权威的信仰等。学院内对施特劳斯主义者嘲讽的是,他们未加质疑地献身于一套思想,而除了面对那些已经被他们说服的人,他们并不能够也不愿意为其思想作辩护。因此,他们正在受的迫害,并非由于他们的思考与众不同,而是由于他们传播思想的方式对知识生活本身所具有的破坏性。因为在发起者的那个小圈子中,他们不想公开讨论他们的思想,甚至不想让外人所知。施特劳斯对北美学院生活的冲击已经成了某种现象。历史学家戈登·伍德将其描述为20世纪学术界最大的一场运动;其影响不仅仅被局限于政治哲学领域,还延伸到宗教研究、文学批评、思想史、古典文学、美国史和美国宪法等领域。伍德评述道,年,美国宪法诞生两百周年时,学院里的所谓施特劳斯派已经控制了各种会议,他们组织完善,财力雄厚。虽然他们大多所学是政治学,但在以美利坚立国为主题的会议组织和论文提交方面,数量超过了历史学。对施特劳斯派看来,这个主题不仅具有历史意义,而且还有着重大的政治意义。施特劳斯的学生并没有把自己局限在关于古文献的话题之中。实际上,他们对过去的兴趣融会于他们对当下的问题理解之中。这并非不同寻常之举,尤其对于保守主义者而言。甚至一个并不保守的人,一个并无愿望尊崇和仿效过去的人,也必须承认过去具有借鉴意义。施特劳斯主义者集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shengduna.com/hsdfg/19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