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怎么预防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228/6072031.html

年河南中招《历史》考前重点预测

针对中考历史,晨昊老师的考前重点预测,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中考历史考前最后重点预测

年河南中招《历史》考前重点预测

七大维度预测中考命题趋势五大视角直击中考热点专题

一、最新考情变化

二、高频考点预测

三、周年事件梳理

四、时政热点解读

五、特色题型探究

六、解题方法突破

七、考前猜押试题

主编:晨昊年6月21日

目录

一、最新考情变化

二、高频考点预测

三、周年事件梳理

四、时政热点解读

五、特色题型探究

六、解题方法突破

七、考前猜押试题

河南中招历史考前预测

一、最新考情变化

(一)考查模块比例变化

题型

题号

考查范围

分值

选择题

1~7

中国古代史(含河南乡土史)

5+2

8~12

中国近代史

5

13~14

中国现代史

2

15~16

世界古代史

2

17~20

世界近现代是

4

非选择题

21

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

6

22

中国近代史

6或7(6分居多)

23

中国现代史

6或7

24

世界近代史

6或7

25

中国现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现代史

5

(二)内容解析部分变化:(上册)

1.新增内容:中国古代史部分增加“人口南迁及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百家争鸣’的影响”“安阳殷墟”相关内容;中国现代史部分增加“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化事业的发展”。

2.细节调整:中国古代史部分“西汉巩固大一统的具体措施”世界近代史部分“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等相关表述。

(三)专题复习部分变化(下册)

1.中国古代史部分凸显了中国文明对世界的贡献,如:《本草纲目》、都江堰、印刷术、指南针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和作用。

2.中国近现代史中凸显了党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如:新增了红军长征、领导的敌后抗战、发表《论持久战》、百团大战、“东方红一号”、杂交水稻等内容的相关表述。

3.丰富了河南乡土史的内容,彰显地域文化特色。增加白居易、吴道子在文学和绘画方面的成就,制瓷业的成就(汝州的汝窑、禹州的钧窑)。

4.世界史部分新增工业革命引发的社会问题以及对工业革命的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及影响、二战后苏联的改革与变化、经济全球化的现状、19世界中外民族解放运动(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印度民族大起义、太平天国运动)。

一、高频考点预测

第一部分古代史(第1至7题、15至16题、21题)

一、中国古代史

1.古代政治

(1)西汉巩固大一统措施: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经济上,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等。

(2)科举制的开创

创立:隋文帝时,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__进士科__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发展:武则天时,创立__殿试__制度。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发展、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明清时期,科举制度采用八股取士,演变成统治者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

意义: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__选官制度__的一大变革,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3)我国历代王朝对台湾、西藏、新疆地区是如何加强管辖的?

 对台湾地区的管理:①元朝时,设置澎湖巡检司,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②明朝时,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在台湾设置府县。③清朝时,设置台湾府;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对西藏地区的管理:①唐朝时,文成公主入藏。②元朝时,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通过宣政院统辖西藏。③清朝时,确立册封达赖、班禅的制度;设置驻藏大臣,政治上与达赖、班禅地位平等,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对新疆地区的管理:①西汉时,设置西域都护,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②唐朝时,设置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③元朝时,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④清朝时,设置伊犁将军,将返回新疆的土尔扈特部妥善安置。

(4)盛世时期

①西汉:文景之治(休养生息政策);东汉:光武中兴

②唐朝:唐太宗:贞观之治;唐玄宗:开元盛世(重视且善于用人)

③清初康乾盛世(推行垦荒政策,改良农作物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农业发展促进人口大增长)

(5)朝代演变

①朝代顺序:

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三国(魏、蜀、吴)→两晋(西晋、东晋)→

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北宋→南宋→元→明→清

②阶段特征:

时期

特征

夏商周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秦汉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三国两晋南北朝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辽宋夏金元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隋唐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2.古代经济(人口南迁与经济重心南移)

(1)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原因:①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到东晋后期,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__生产工具__和生产技术。②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社会比较安定。③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的共同努力。

结果:使__江南地区__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2)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

原因:①自东汉后期开始,江南社会经济逐步得到发展。②从唐朝中晚期至两宋时期,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③隋朝时期,开凿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表现:两宋时期,人口增加,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农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手工业、商业贸易都非常繁荣。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的__“交子”__,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影响:两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直接推动了__经济重心南移__,到__南宋__时最后完成。

3.古代科技和思想文化

(1)科技:

①四大发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传到西方后对西方有什么影响?

 造纸术、活字印刷术:便利了文化知识的传播,为欧洲文艺复兴和资产阶级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指南针:为欧洲新航路的开辟准备了条件。火药:有利于新兴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促进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

②中医:张仲景、华佗与李时珍,

③科学家:贾思勰、祖冲之、宋应星和徐光启,具有科学精神,留下重要的科技著作、科技成就,对后世影响深远。

④科技著作:明朝具有总结性的三部科技著作,《天工开物》《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对世界产生广泛影响。其中,《农政全书》的作者徐光启,还与意大利人利玛窦共同翻译了数学著作《几何原本》,对中国数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古代的科学成就,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性、创新性、独特性和先进性。

(2)思想:①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他的学说集中在__《老子》(又称《道德经》)__一书中。

②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其核心思想是__“仁”__,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__《论语》__一书。

③百家争鸣

含义:战国时期的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相互影响,形成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史称“百家争鸣”。

地位:成为中国古代__第一次思想文化__发展的高峰。

第二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第8至14题、22题、23题)

1.侵略与反抗:

①侵略:重点把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②反抗:重点把握林则徐、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等。

2.近代化探索:①洋务运动以及张謇和民族工业发展

1.洋务运动

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

洋务派: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__西方先进技术__,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代表人物:在中央以恭亲王奕䜣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__李鸿章__、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

主要活动

(1)创办军事工业(前期):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__“自强”__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先后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__江南制造总局__、福州船政局等。

(2)创办民用企业(后期):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提出了__“求富”__的主张,开办一些近代民用企业,以辅助军事工业,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3)培养新式人才:兴办__新式__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

(4)建立新式海陆军 ①陆军: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组建新式__洋枪队__,淘汰传统兵器,采用西式兵操练兵,使清朝军队的武器和战术逐渐发生变化。②海军:到19世纪80年代,福建、广东、南洋和北洋等海军初步建成,其中以__北洋舰队__规模最大。年,清政府成立__海军衙门__统一协调指挥,同年还在台湾建立行省。

影响 ①积极作用: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__中国民族资本主义__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②局限性: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2.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__民族资本主义__产生。

发展: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掀起了发展实业的热潮。

快速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__“短暂的春天”__。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

夹缝中生存: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__帝国主义经济势力__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再度受挫。

总体特征: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主要集中于__轻工业__部门,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地区分布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代表人物

(1)张謇: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提出__“实业救国”__,在家乡南通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

(2)荣氏兄弟: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创办的__荣氏企业__是近代中国著名的企业之一,主要以面粉业和纺织业为主。

(3)著名的企业家还有卢作孚、侯德榜等。

3.新民主主义革命:(见时政热点)

重点猜押:

①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②党的革命道路选择(~)

第三部分世界古代史

(一)古代文明及其代表(P解析与检测下册49-50页)

(二)古代的文明交流(P解析与检测下册51页)

第三部分世界近现代史(第17至20题、24题、25题)

(一)走向近代

1.文艺复兴运动

时间:14—17世纪。

核心思想:__人文主义__。

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1)但丁: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长篇诗作是__《神曲》__。作者借梦游三界描写现实生活中的各色人物,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情感与理想。

(2)达·芬奇:最大的成就是绘画,他把艺术创作和科学探索结合起来,创作了许多完美生动的人物形象,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其代表作有__《蒙娜丽莎》__和《最后的晚餐》等。

(3)莎士比亚的戏剧:__《哈姆雷特》__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等。这些作品反映了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

性质:是一场反对教会__“神权至上”__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

影响: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__思想文化__基础。

2.探寻新航路

时间:15—16世纪。

代表人物

影响:①新航路开辟以后,__欧洲大西洋__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__资本主义__的发展。②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③__世界__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二)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P解析与检测下册52-53页)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2.美国独立战争()

3.法国大革命()

(三)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P解析与检测下册53-54页)

1.俄国农奴制改革(年)

2.美国内战(年)

3.日本明治维新(年)

(四)两次工业革命(P解析与检测下册55-56页)

(五)世界格局的演变(P解析与检测下册60-61页)

(六)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P解析与检测下册66页)

重点猜押:

①新航路的开辟②俄国史

新经济政策

开始:____年春,苏维埃政府开始实施__新经济政策__。

内容

农业

以__征收粮食税__代替余粮征集制。

商业

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

工业

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

分配制度

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影响: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1.近现代史上哪些事件改变了俄国(苏联)的社会性质?

 俄国年农奴制改革、十月革命、苏联解体。

2.俄国近现代史上国家名称发生了哪些变化?

 沙俄→苏俄(—年底)→苏联(—年底)→俄罗斯。

3.苏俄从何时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起到了什么作用?如何评价新经济政策?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年开始实行。作用: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评价: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的有益探索。它使人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有了重大突破,也为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启示:制定政策要从实际出发,要符合本国国情。

③美国史

1.罗斯福新政

实施:____年3月,__富兰克林·罗斯福__就任美国总统。为了应付日益严峻的经济大危机,他宣布实施新政,采用__国家干预手段__来扭转经济形势。

主要措施:①整顿金融体系。②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③调整农业政策。④推行__“以工代赈”__。⑤建立__社会保障__制度等。

作用 ①对经济:新政期间,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②对民生: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③对政府:新政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④对资本主义世界:开创了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列举题

1.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__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__

2.修建第聂伯河水电站的时间是:__苏联“一五”计划时期__

建设田纳西水利工程的时间是:__美国罗斯福新政时期__

三、简答题

1.罗斯福新政“新”在哪里(或特点是什么)?其性质和实质分别是什么?

 特点:“新”在国家干预经济。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的内部调整。

2.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与中国改革开放有哪些共同点?

 都是大胆创新、改革;都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都是不改变社会性质的改革。

④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20世纪世界格局经历了哪三次演变?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两极格局;苏联解体后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2.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什么?这一趋势最早从哪一事件开始?出现这一趋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经济全球化趋势。新航路开辟。科技革命的推动。

三、周年事件梳理

1、中国历史

时间

内容

周年

蜀国建立

隋朝建立、大运河的开通、科举制的实施

文成公主嫁到吐蕃

忽必烈改国号为元

北京城开始营建

戚继光抗倭

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辛丑条约》签订

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辛亥革命)

党成立

北伐战争

95

九一八事变

90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90

长征胜利

85

西安事变

第三次长沙会战开始

80

全面内战爆发

75

西藏和平解放

70

三大改造完成

65

中共八大召开

文革开始

55

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50

文革结束

45

中国加入APEC

30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

2、世界历史

时间

内容

周年

西罗马帝国灭亡

法兰克王国建立

大化改新

《独立宣言》发表

俄国农奴制改革

美国内战爆发

巴黎公社成立

凡尔登战役

华盛顿会议召开

新经济政策实施

苏联颁布新宪法

85

苏德战争爆发

80

太平洋战争爆发

80

利比亚宣布独立

70

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

60

苏联解体

30

四、热点素材解读

(一)党成立周年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年河南卫视春晚的舞蹈节目《唐宫夜宴》展示了唐朝少女们从准备、整理妆容到夜宴演奏的过程,节目中还穿插了水墨画,展示了妇好鸮尊、莲鹤方壶、贾湖骨笛、簪花仕女图等国宝。

考点链接:古代优秀文化

1.甲骨文与青铜器:①甲骨文是商周时期的文字,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②青铜器出现于原始社会末期。夏朝时开始出现中国最早的青铜礼器。

2.中医药:①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名医,写成了《伤寒杂病论》。②华佗也是东汉末年的名医,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而且能实施外科手术。

3.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①北朝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②祖冲之是南北朝的杰出科学家,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③南北朝时期的雕塑宏伟精巧。

4.宋元时期的文化与科技:①宋词和元曲是宋元时期文化繁荣的直观表现,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②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了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③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都是在宋元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并传播至海外的。

5.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①清代的小说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曹雪芹的《红楼梦》。②清朝时期的戏剧剧种不断增多,剧目繁多,内容丰富多彩。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昆曲和京剧。

6.希腊、罗马古典文化:①希腊、罗马的建筑艺术对后世的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②古希腊哲学成就突出,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③法学方面的成就是罗马人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三)法治文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自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民法典系统整合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民族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

考点链接:中外民主法制建设

1.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法治建设:①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②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法制建设方针。③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④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2.罗马法与近代西方代议制民主政治:①《的确立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②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③年,美国颁布《独立宣言》;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分权制衡和主权在民原则。④年,法国颁布《人权宣言》;年,《拿破仑法典》颁布;年,法国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⑤年,德国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3.思想启蒙与民主意识的觉醒:①古代中国的民本思想。②文艺复兴运动与启蒙运动。③新文化运动。

(四)科技创新

年7月23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开启火星探测之旅;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年11月,“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中核集团福清核电5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年12月,我国成功构建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

考点链接:科技创新

1.中国航天工程的发展:①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②年,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③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天空,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2.科技创新:①约成书于东汉的《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标志着我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一批新兴技术如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等逐渐兴起,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②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中国在战国时期发明的“司南”,后制成指南针。北宋时指南针被应用于航海,并由阿拉伯人传人欧洲。③新中国成立后,为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做出发展“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并成功实施。

(五)社会保障

年8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教助制度的意见》指出,到年,实现社会救助事业高质量发展,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困难群众,民生完底保障安全网密实牢靠,总体适应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考点链接:中外社会救助制度

1.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①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颁布了《社会保障法)。②年,英国宣布建成“福利国家”。不久,法国和联邦德国等国也宣布成为"福利国家世纪50年代.美国几次修订(社会保障法》。④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发展。

(六)抗美援朝

年10月23日,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考点链接:抗美援朝的原因、意义、抗美援朝精神

1.背景:年6月,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2.概况:____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3.英雄人物:用胸膛堵住敌人机枪射口的_黄继光,严守潜伏纪律被烈火吞噬的邱少云_

4.精神: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中国人民志愿军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5.胜利:____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6.意义: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七)其他热点问题

总书记视察南阳(古代科技、传统文化)、嫦娥5号、天问-号(科技革命)、袁隆平院士逝世、新冠疫苗(科教兴国)、抗美援朝(外部环境和巩固政权)、“十四五”规划(强国战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三农政策)、巴以冲突(两河文明)、G7(冷战思维、霸权主义)、签订RCEP(经济全球化趋势)、气候峰会、日本福岛核废水(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等。

五、特色题型探究——历史小短文预测

(一)命题规律

所占分值:5分

考查范围:世界现代史与中国史的综合

考查形式:图片、年代尺、大事年表、表格、关键词、文字材料

能力指向:关联性(内在联系、比较、趋势)

(二)题型预测

外交智慧是指在外交活动中,既要最大程度地保护本国利益,又要通过妥协互让,达到国家之间的互利共赢。请以“僵局?破局”为题,写一篇字左右的小短文。(提示:可从下面的关键词中任选二个)

《联合国家宣言》 万隆会议 欧共体 中美建交 人类命运共同体

僵局?破局

二战中,面临法西斯侵略的威胁,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建立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最终赢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万隆会议上,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打破了会议僵局,促进了亚非各国的友好合作。由此可见,加强合作,才能实现合作共赢。

(中外事件各一,体现联系)

世界多极化趋势

年,欧共体成立,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组成了欧盟。欧共体的成立,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有力地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国的综合国力迅速提升。苏联解体后,欧盟、中国和俄罗斯等一些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联盟或国家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的方向演变。

观点论证

1.明确观点2.选择史实3.分析论证4.总结升华

材料 中外历史大事记(部分)

时间

事件

九一八事变爆发,中国抗日战争开始

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

德国入侵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德军大举进攻并占领北欧和西欧诸国;

太平洋战争爆发

《联合国家宣言》发表

年8月9日

美、英盟军诺曼底登陆

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

年9月2日

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二战结束

——据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等编制

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并分别结合所学的中国近代史和业界现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观点:世界各国人民只有团结协作反对战争,才能赢得和平。

论述: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三省;七七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大片领土沦陷;其他战场上,法西斯国家疯狂进攻。因未结成反法西斯联盟,被侵略国家无法阻止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年,美、苏、英、中等26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结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各国相互配合,互相支持,如美苏对中国抗战的援助,最终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结论:综上所述,面对共同的敌人或困难,世界各国人民只有合作共克时艰,才能维护世界的和平,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观点:中国抗8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论述: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七七事变后,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军民在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战役中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军。中国战场牵制日军兵力最多,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地配合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

年,美、中等26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重要成员国;中国与其他反法西斯国家相互配合,相互支持,保障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结论:综上所述,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相关知识,写一篇80~字的小短文,讲述党的发展历程。(要求:主题明确、突出发展历程,逻辑清晰、史论结合。)(12分)

材料 斯国新在《党史可以这样讲:初心·使命》将中共党史用“精神”串联起来,涵盖党的创建与红船精神、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红军长征与长征精神、延安岁月与延安精神、抗日战争与民族精神、解放战争与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与国际主义精神、建国30年与爱国创业精神、改革开放与时代创新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等十个主题。

党是中国革命和经济建设的核心领导力量

20世纪20年代,党结合中国具体国情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推动中国革命不断走向成功,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经济建设,实行改革开放,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因此,中国共产党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和现代中国社会经济建设的核心领导力量。

从下列三类历史要素中各选两个要素,组成两个历史史实。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历史史实之间的联系)

时间

国家

人物

年:年;年:年;年;

美国:英国:苏联:德国;中国:埃及

斯大林:杜鲁门:丘吉尔:希特勒;纳赛尔;毛泽东

阅读下列材料,从中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史实予以说明,写一篇80-字的小短文。(要求:观点明确,至少结合两个史实加以说明,史论结合,条理清楚,表述完整。)

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显著上升。实现普遍安全、促进共同发展依然任重道远。同时,世界多极化趋势没有根本改变,经济全球化展现出新的韧性,维护多边主义、加强沟通协作的呼声更加强烈。为形成各国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合作共赢格局,中国将携手亚洲和世界各国,为凝聚共识、促进合作、推进经济全球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摘编自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的主旨演讲

题目:合作共赢

内容: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洲联盟。欧盟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年9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在浙江杭州举办,峰会凝聚了G20成员国的集体力量和智慧,为实现世界经济的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成长明确了道路和方向。欧盟和二十国峰会都体现了世界不同地区的相互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观察下面结构图,请选取结构图所示中外事件各一例,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一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表述完整,体现事件的联系性)

题目:科技改变生活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了许多科技发明,如电灯、电话、汽车等。随着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也使这些科技发明传人中国。近代中国部分人也开始使用电灯、电话、汽车等。新的科技发明促进了中国的社会生活变迁。

六、答题技巧总结

(一)选择题的“10”大技巧

1.优先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大事年表(摘录)

年中国开始创建独立的航天事业

年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成立

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升空

年我国第一次发射长空一号卫星失败

年国务院批准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计划)纲要》

年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号飞船在酒泉起飞

年神舟五号飞船发射升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材料二 新时代的航天工作者要以老一代航天人为榜样,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登航天科技高峰,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早日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同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走出适合国情的创新路子,特别是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1)依据材料一,概括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特点。(3分)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取得上述成就的原因。(2分)

(3)结合所学知识,再举一例我国“从0到1”的科技突破。谈谈你对科技发展与国家强盛关系的认识。(2分)

4.(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的俄国,封建农奴制经济占统治地位,地主不愿使用机器,致使农业歉收、荒年频繁。在克里木战争中,俄军步枪射程只有西方军队的三分之一,俄国用帆船来对付英法的汽船。农奴被土地束缚,不能自由迁徙和务农经商。农村贫困落后,农奴购买力低、生产效率低下。

  材料二 在俄国反对拿破仑的战争中,一些青年军官感受到了西欧国家的发展与进步,为推翻落后的农奴制和专制统治,积极宣传民主思想,年12月发动武装起义,结果起义失败。-年俄国农奴不堪忍受压迫,先后发动反抗暴动多次。基于对农奴制度弊端的清醒认识,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法令,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促使社会各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材料三 俄国诗人普希金在年的《自由颂》中写道:“战栗吧!世间的专制暴君,无常的命运暂时的宠幸!而你们,匍匐的奴隶,听啊,振奋起来,觉醒!”

(1)依据材料一,概括俄国当时存在的社会问题。(2分)

(2)依据材料二、三、分别指出俄国不同阶层为了促进社会转型做出的努力。(4分)

(3)综上所述,你从俄国社会转型过程中获取了什么智慧?(1分)

5.(5分)观察下列大事年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事件各一例,提炼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所选事件之间的联系)

中国

世界

年,党成立

年,苏俄新经济政策开始实施

年,九一八事变

年,《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

年,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

年,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

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6.(5分)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写一篇小短文。

  材料一 “如果没有中国战场的牵制,那么日军有很多兵力可以进入太平洋战场,这时的日军就会很轻易的占领印度,占领澳大利亚,美军也将面临更为残酷的战争。”

——罗斯福

材料二 “欧洲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同盟国在欧洲战场的胜利对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具有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二战中的欧洲战场》

  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战场或欧洲战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体现材料主题;史论结合;史实正确;字数在80~字)

温馨提示:

中考历史考场必备资料清单

1.速查书(含年代尺)

2.解析与检测

3.河南近五年中考真题

4.考前预测资料

5.小短文重点预测

嗯,大概就这些了。感谢晨昊老师提供的历史考前重点预测。

加油!年中考,加油!!!

河南旭光教育名教师工作室王旭光政治

精彩文章推荐

欢迎转发!

您好,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shengduna.com/hsdjp/19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