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诈骗曝光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5154115.html
自从卸任首相之职,特蕾莎·梅续留政坛之余,还开发出“副业”——为商业领袖演讲。最近她依法申报自己去年的收入,英国媒体惊呼:“英国政治遗忘的女士”去年作了8次演讲,每场演讲赚进11.5万英镑!《每日邮报》帮她算了一笔账,这意味着梅姨每分钟赚英镑,每秒赚32英镑!“当她说完‘感谢,主席先生,感谢您的盛情引荐’这句话,她就赚进英镑。如果她够精明,附赠她标志性咳嗽,那就要花掉英镑。”《邮报》专栏作家CraigBrown讽刺道。其实,作为曾经的英国领袖,梅姨“巡回演讲”赚钱不稀奇。大卫·卡梅伦、戈登·布托尼·布莱尔……梅姨的前任都往往靠演讲赚钱。和前任一样,梅姨签约美国公司“华盛顿演讲者办公室”(WashingtonSpeakersBureau)。这家公司堪称演讲明星的“经纪公司”,很懂商业运作。实际上,很多英国网友忿忿不平,更多是因为梅姨任内的脱欧乱局,认为梅姨作为一位“失败者”,贩卖“失败经验”,却能赚那么多钱!有的人则认为任何留任议员的前首相都不应该赚这么多钱。其他人则认为,梅姨演讲毫无生趣,不值这个价……《泰晤士报》更指出,梅姨还维持首相般的奢侈享受——希思罗机场的VIP服务,包括司机驾驶的专车送到机场,还能享受在机场旁的“温莎王室套房”。那么,英国前首相在卸任之后的“钱途”一般如何呢?离开唐宁街10号后继续留任议员、并利用前首相“光环”赚钱,又是否常见呢?

01

靠说话“出道”,梅姨生财有道《泰晤士报》日前报道,在刚刚卸任的时候,梅姨曾经表示,离开唐宁街10号之后,她将有时间“多煮煮饭,看看板球”。但与之相反,不再担任首相之后,继续Maidenhead议员生涯之余,梅姨非常忙碌:她发现,原来靠公开演讲,能够赚到不少钱。作为演讲者,梅姨巡回各地,还在大银行、美国的大学发表演讲。《泰晤士报》发现,她在年同意了8场来自世界各地的邀约,平均每场报酬达到10万英镑(《每日邮报》给出的数据是平均每次11.5万英镑)。英国政治家必须定期申报财政状况。该报引述梅姨申报内容指出,在过去6个月,单单是演讲费,梅姨就赚了万英镑!今年4月份,梅姨本要为投行JPMorgan的员工演讲,两场加起来共拿16万,且在演讲进行之前就先收入囊中。——不过两场演讲因为疫情不得不推迟。其实去年11月,JPMorgan就已经为梅姨演讲支付了7.55万英镑。之所以有这样的“议价能力”,除了前首相的光环加持之外,也跟梅姨背后的“经纪公司”的运作有关。根据《每日邮报》和《泰晤士报》的介绍,这家名为“华盛顿演讲者办公室”的美国公司不但给梅姨开除19万的签约费,为她安排巡回演讲,还会帮她设立私人办事处,管理她的慈善活动……作为演讲者“出道”的梅姨甚至还有了一句新口号,在公司网站的个人介绍上显示,“即使胜算不高,坚持下去也是正确的。”《泰晤士报》的专栏作者PatrickKidd打趣道,这比她那句“脱欧意味着脱欧”清晰多了!《泰晤士报》还表示,梅姨赚钱有方,另一方面继续保持领袖规格的享受——在她的财务申报上,显示她在希思罗机场享受了14次VIP服务,每次价值英镑,VIP服务包括私人司机接送和机场旁“温莎王室专属套房”。

02

前首相演讲赚钱是“传统”,为何梅姨惹众怒?那么,这些昂贵的演讲,内容是关于什么呢?《泰晤士报》透露,其中一个演讲,梅姨曾被问对有规划进入政坛的女性有何建议,她表示,最重要是避免“像男人一样行事”的压力。当然,一般来说,她的演讲内容离不开任内的经验和内幕故事。对于梅姨动动嘴皮子就大赚特赚,英国媒体和网友几乎是一面倒的冷嘲热讽。《每日邮报》专栏作家CraigBrown就表示,“在现代社会,任何有常识的商人和‘行业领袖’在报纸上看到发现特蕾莎·梅阁下在演讲厅大声朗诵自己的演讲稿,赚进大把钞票,都会感到困惑。”CraigBrown似乎认为梅姨是一位糟糕的演讲者,认为她不是“一个天生的演讲者”,还讽刺她除非“幕间休息”的时候附赠一段她的“经典之作”——随着ABBA乐队的《DancingQueen》歌曲翩翩起舞,然后“混搭”她标志性的“口号、干咳”等等,或者还值回票价。梅姨大跳《DancingQueen》的经典画面CraigBrown还“奉劝”梅姨:“打铁要趁热”,因为刚卸任首相,她得到的费用会很高,然后不可避免逐年下滑……在LBC节目上,“疾风一代”(Windrushpeople)歧视案中的受害人律师JacquiMcKenzie表示梅姨日进斗金“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她表示对这一丑闻,梅姨需要负上政治责任,但她现在还好端端的在政坛立足,还找到了赚钱副业,这个消息“不忍卒听”。这是因为梅姨在年就任内政大臣的时候,提出“要建立对非法移民来说有敌意的环境”,外界猜测她和毁掉作为所谓非法移民的“疾风一代”的“登陆卡”一事有关,不过梅姨在争议产生的时候大力否认。其实,无论是媒体、专业人士还是网友,对于梅姨赚钱的反感实际上还是对于她领导英国的不力感到不满,认为她并无“成功经验”分享;另外一点不满则是认为她不是多优秀的演讲者,赚这么多不是“按劳分配”。还有,她作为现任议员,似乎没有专注本业,到处捞金,这也引发不满。当然,更多还是对于权威的蔑视传统。《泰晤士报》读者Librarian21表示:“演讲内容每次会差不多!‘什么都没有改变’是梅的口头禅,无论是什么情况下。”讽刺梅姨推动脱欧不力。读者Takingmymeds表示:“她当首相的时候木讷、无聊,很难想象她作为演讲者会有何不同。谁会花功夫听她演讲呢?”另一位读者CaptainBrilliant也赞同:“很难想象她能说出什么有趣内容。能拿到10万英镑(每次)不可思议。”读者BDexter则表示:“对她来说是好消息。卸任政治家一般都积极到处演讲。在她失败的首相任期结束且退出政坛之后,她需要一些成功。”不过这位网友显然没有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shengduna.com/hsdjp/19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