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月23日视频号直播间和你聊聊,高效阅读写作的秘密记得点击预约哦!↓↓↓↓↓美国前总统华盛顿身上,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天,华盛顿的一匹马,被邻居偷走了。因为知道偷马的人是谁,所以华盛顿立刻找来了警察。警察到达后,他直接将其带到邻居农场,并现场指认了自己的马。但邻居哪会承认呢?承认岂不意味着自己就是“盗贼”了吗?面对邻居的死不认账,华盛顿灵机一动,双手捂住马的眼睛说:“既然你说这是你的马,你一定知道它的哪只眼睛是瞎的。”邻居回答:“右眼。”华盛顿将手从马的右眼移开,马的右眼一点问题都没有。接着邻居狡辩称:“我记错了,是马的左眼。”华盛顿接着将马的左眼也移开,马的左眼也没有任何毛病。邻居见势不妙,还想为自己辩解,这时警察说:“什么都不要说了,这还不能证明这马不是你的吗?”华盛顿仅用一句话,就识破了邻居的“诡计”,顺利要回了自己的马。看到这里,很多人不禁为华盛顿的智慧竖起大拇指。而其实,华盛顿的“断案智慧”,源于他掌握了心理学上的“沉锚效应”。01什么是“沉锚效应”?“沉锚效应”是由诺贝尔经济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于年提出。简单说,就是我们在做决策时,思维经常会受第一信息所左右,第一信息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我们的思维牢牢固定在某处。比如,前面提到华盛顿先跟邻居说“既然你说这是你的马,你一定知道它的哪只眼睛是瞎的”。这给了邻居一个强暗示,那就是“马的眼睛有一只是瞎的”。邻居在这样的暗示下,自然会做出猜测,马要么右眼瞎,要么左眼瞎,唯独想不到马的眼睛根本就没瞎。再比如,我们平常买早餐时,如果店主问我们“加不加鸡蛋?”我们的回答通常是“加一个或者不加”。而当店主开口就问我们“加一个鸡蛋还是两个鸡蛋”时,我们的回答一般会变成“加一个或者两个”。也就是说,很多时候,我们的回答或决策,容易受第一信息引导的影响。而我们做出回答或决策的瞬间,通常是无意识的。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谓的“沉锚效应”。02“沉锚效应”与我们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心理学家荣格说:“你的潜意识正在操控你的人生,而你却称其为命运。”的确,很多无意识的行为,看似不经意,时间久了,却会对我们的人生产生直接影响。“沉锚效应”作为一种无意识的行为,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我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掌握到位,可以像华盛顿一样,为生活排忧解难;掌握不好,则会给工作生活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有一位外籍华人,在一家公司做市场部经理。因为“疫情”原因,公司要重租一栋办公楼。经过考察,他们最终锁定了一处比较理想的商务楼。于是,他被安排与房产商见面商谈。双方一落座,房产商开门见山,直接提出了合同条件。合同主要内容大体如下:租期6年,每平方英尺每天租金3美元,每年价格随物价上涨幅度而定。所有室内改装费用由租户自理,6年后租户决定是否续租。听起来很苛刻的条件,但在房产商的引导下,市场部经理却做出了不理智的反应。他说:“大部分条件都可以接受,但价格需要降到2.5美元。另外,房产商需要承担一部分费用。”其实,这位经理已经掉进了房产商所设置的“沉锚”陷阱。谈判的目的,是为了提出一些有利于自己的条件。比如,价格要降到市场的最低,每隔两年应该调整一次价格,另外需要规定价格的上限,延长租期要争取各方面的优惠等等。很显然,这位经理并没有这样做。他的思维被房产商的合同文本“拐”走了,以至于该争取的都没有争取,白白让公司损失了很多利益。有一句话说: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当一个人在某方面尝到甜头,自然会反复使用这个方法。很多商家,因为提前设定“沉锚”赚足了利润,所以,他们经常会给客户设定“沉锚”陷阱,以此达到营销目的。如果我们能够意识得到,则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利益损失。那么,面对“沉锚”陷阱,我们该如何应对呢?03针对“沉锚效应”,我们该如何做?老子有言:大凡宇宙万物,都存在着正、反两面,所以要养成由后面,里面,甚至是由相反的一面,来观看事物的态度。“沉锚效应”利用得当,会让我们获益多多,稍不留神又会陷入对手的圈套。那么面对“沉锚效应”,我们该如何应对呢?以下四点需要注意。1.在做决策前,避免机械性地接受问题。通常甲方抛给我们的问题,基本会带有“诱导”性,要么选A,要么选B,其实除了这两个答案,我们还可以想想,是否可以选择C。避免机械地接受问题,是拒绝被“套路”的第一步。2.保持头脑开放,从不同的人处获取意见和信息。老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不同的人,针对不同的问题,有着不同的思路和想法。不同的想法碰撞到一起,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遇事时,保持头脑开放,多从不同的人处获取更多的意见和信息,集思广益,有助于探索出新的思路和方向。3.在谈判或请教前,先思考,做到心中有数。上述提到的市场部经理,如果他在谈判前,就已列好可以接受的价格、费用的计算方式,以及续租的条件,那么谈判时,就不会轻易被房产商的合同牵着鼻子走。所以,谈判前尽量先思考一下,心中预设一个基本打算。如此,不被别人的意见轻易左右。4.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不要一味依赖第一个想法。数学家卡尔·雅各比谈到治学方法时,经常说:“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同样,当我们在最后拍板前,不妨再反思一下,除了当前的方案外,还有没有其他更优方案?可以从反面想,从侧面想,或者从其他各个不同的角度想。保持思维开阔,避免被第一个想法所框住。好莱坞经典电影《教父》里有一句台词,让人印象深刻:“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生活的本质,就是使我们脱离具体的表象,看清事物原本的样子。只有参透本质并加以实践,才能调动人生智慧,过有把控的幸福人生。第7期6月1日正式开营!需要报名的同学抓紧了!扫码海报下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shengduna.com/hsdjp/20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