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专业名片

交通运输专业(TrafficandTransportation)属于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主要培养国家交通运输网建设中急需的,能够从事交通运输规划、智能交通控制、交通运输系统优化、设计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智慧运输领域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广东工业大学交通运输专业:

●广东省第一个全日制交通运输本科专业

●年获批校级特色本科专业

●年获批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交通运输专业硕士学位点

●年入选“软科世界一流学科百强”

●专业近年志愿生源率达到%,是“新工科”发展和“交通强国”建设的重点专业之一

02

专业发展情况

广东工业大学交通运输专业于年创办,是广东省第一个全日制本科交通运输(工科)专业,是广东工业大学特色专业,入选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百强,在国内、省内排名靠前。目前,专业已培养近千名的交通运输专业人才,毕业生们尽心竭力服务于广东省和全国的交通运输行业,在广东省内乃至全国享有一定声誉。

本专业现为独立招生(每年招收1个班,约45人),一直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培养学生学习运输组织学、交通规划学、运输站场规划与设计、轨道交通运营与管理、供应链管理等知识的基础上,强调学生工程基础知识和交通运输基本理论知识的培养,强调学生对专业前沿知识和发展趋势的认知。

在18年的办学历程中,本专业在培养方案、教学模式、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大胆改革与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本专业教师近三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主持/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主持/参与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多项,科研经费达万元并逐年上升。随着我校未来高水平大学建设步伐的不断推进,交通运输专业的发展蒸蒸日上。

当前,交通运输专业即将迈入“智能、绿色、高效”发展的快车道时代!首先,十九大明确提出建设“交通强国”的宏伟目标,实现由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的转变,亟需大量的交通运输人才保驾护航。其次,“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如火如荼,智慧化交通运输的运营与管理,亟需大量的高素质的交通运输专业技术人才。最后,广东省智慧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也需要大量“互联网+交通运输”、交通大数据分析与应用人才。由此可见,交通运输专业发展是当前国家战略发展、广东省经济建设所需,行业发展升级势不可挡,未来就业前景和发展空间及其乐观!

03

专业培养目标

在培养学生学习运输组织学、交通规划学、运输站场规划与设计、轨道交通运营与管理、供应链管理等知识的基础上,强调学生工程基础知识和交通运输基本理论知识的培养,强调学生对专业前沿知识和发展趋势的认知。毕业后5年左右,大部分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复杂的工程问题,成为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互联网+交通运输”、交通大数据分析、智慧交通管理等领域的技术骨干、中高级管理人才以及行业精英。本专业可以考取各地市交通局及其他事业单位的公务员;可以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可以报读交通运输、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及控制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等硕士研究生。

培养目标可以归纳为以下4项:

目标1:具有健全人格、正确价值观、良好职业素养及社会责任感。

目标2:具有对交通运输及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设计与开发的专业能力。

目标3:具有组织与实施交通运输及相关领域工程项目的团队合作和管理能力。

目标4: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终身学习的追求与创新意识,能够适应技术、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发展。

04

毕业要求

学生通过4年的学习,能在以下12个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

05

专业核心课程

交通工程学、运筹学、运输站场规划与设计、运输组织学、旅客和货物运输组织与调度、运输经济学、智慧交通运输系统、车联网技术与应用、交通运输法规、交通规划学、道路工程、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交通系统仿真技术、交通运输设备、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集装箱与多式联运、交通管理与控制、交通运输安全与环境。

06

实践环节

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交通工程学实习、交通运输创新研究实训、运输站场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交通规划学课程设计、交通系统仿真技术课程设计、旅客和货物运输组织与调度课程设计、集装箱与多式联运课程设计、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设计、交通大数据分析与应用课程设计、数据库原理及设计课程设计、航运管理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07

就业去向

交通运输专业是国家发展所需,未来的就业和发展前景极其乐观。毕业生适合在交通运输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规划、咨询、技术服务、研究开发等工作。

大部分毕业生在珠三角城市工作,薪酬待遇均处于较高水平且增长潜力大。

毕业生可以考取各地市交通局(或交通委员会)、工商行政管理局等的公务员,据抽样统计,在历届毕业生中,选择考取公务员的比例约为8%。

优秀毕业生可推荐免试研究生;可以报读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及控制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等学术型/专业型研究生。近年来,考取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高校研究生的比例逐年增加。据抽样统计,在历届毕业生中,选择继续攻读研究生的比例约为12%。

著名就业单位:各地市交通局(或交通委员会)、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中国铁路设计研究院、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东莞港集装箱港务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本田汽车(中国)有限公司、广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外运广东有限公司、广州广汽商贸物流有限公司,等等。

08

教学科研平台

本专业属于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着力打造以国家级“土木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广东省普通高校“土木工程协同设计与管理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广东省普通高校“工程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核心的多层次实践教学平台。

专业建设有交通运输工程实验室、道路工程实验室、桥梁工程实验室以及工程管理模拟实验室等,教学实验开出率%。

专业拥有“交通运输”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建筑与土木工程”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桥梁与隧道工程”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给予学生全方位的学历提升通道。有满足本科教学要求的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与行业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及优良的校友资源也为充分满足学生实习实训要求提供了有力保障。

图|智能交通控制沙盘

图|交通大数据信息采集实验

图|专业的校内实验仿真平台

专业有满足本科教学要求的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立了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佛山市南海佛广交通集团等多个运转良好的校外实习基地,充分满足学生实践实训要求。

图|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图|校外实习基地

10

师资队伍

交通运输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业教师11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5人,中级职称教师6人;具有硕士研究生指导资格的教师8人;所有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均毕业于中南大学、东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和长安大学等、工程高校。72%以上的教师具有美国华盛顿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奥斯汀分校和香港理工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的访学/留学经历。专业还聘请了一批就职于行业著名企业的举有丰富工程经验的校外指导教师。

专业教师近三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主持/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主持/参与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多项,发表学术论文余篇,出版/参编专著3部。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奖项多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30余项。

11

办学经验与特色

广东工业大学交通运输专业立足广东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瞄准国家和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宽广视野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经过18年办学,为国家培养各类交通运输人才逾千名,形成了较为鲜明的专业教育特色:

(1)服务区域交通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围绕服务广东智慧交通运输建设与管理的办学宗旨,立足粤港澳大湾区交通运输行业的特点,构建以道路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为主、向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延伸的理论课程教学体系,构建以交通运输行业协会为指导、校外加校内实践相配合的多样化实践教学体系,努力培养学生对技术发展前沿的把握能力以及解决复杂交通运输工程问题的能力。

(2)丰富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增强学生创新创造能力举办的“广东省工科大学生综合实验技能大赛”、“鲁班节”等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在广东省乃至中南地区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家及省级大学生专业性科技竞赛活动,如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等,此外,还广泛组织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有效地训练与提高。

(3)搭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提升学生实践综合素质遵循以“学生为主、人人成才”的教育理念,努力构建多渠道、多层次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实现校内资源共享和多学科融合,通过专业建设、科学研究、实践基地等多种方式聚集校外优质资源,开展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全面提升学生解决复杂交通问题的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

12

奖学金

本专业的学生可以争取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学校优秀学生奖学金、学校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学校学习标兵奖学金、学校学生创新奖学金。同时也可以争取获得学院每年共达40多万元的企业、校友奖助学金。

本专业执行学校统一的奖学金评定办法,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可以申请优秀学生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学习标兵奖学金、学生创新奖学金、学业进步奖学金、校园文艺菁英奖学金、社会实践菁英奖学金;执行学校统一的助学金评审方法和助学贷款管理办法,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等。

13

专业创新活动与学生获奖

本专业重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通过开展各类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全面素质教育。本专业举办的“广东省工科大学生综合实验技能大赛”、“鲁班节”等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在广东省乃至中南地区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图|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

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家及省级大学生专业性科技竞赛活动,如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等,此外,还广泛组织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有效地训练与提高。

图|举办“智慧交通未来”创意作品设计竞赛

图|道路桥梁创业设计竞赛

14

学长眼中的交通运输工程

余庆届毕业生

博士就读于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专业

有人的地方,就有交通。古代的人需要交通,现在的人需要交通,未来的人也需要交通,这个专业永远不会过时。但同时,交通行业正处于变革中,城市交通发展进入新发展阶段,出现新技术、新服务、新机制,遇到新问题、新需求、新挑战。重点在于,在行业的变革中,能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抓住行业的需求,而让自己不被淘汰。

传统的交通工程建设手段过于强调工程,就“交通论交通”的工程思维无法适应与满足新阶段的需求,也给新时代下交通运输专业的人才培养带来了挑战。交通运输专业是一个偏软的交叉学科,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也决定了这个学科的人才培养需要与工程、物流、经济、法律、社会等多学科知识深度融合。

实际上,越硬的学科,就业面越窄。社会上绝大部分的就业岗位不需要很强的专业性,而且专业性强的岗位也一般处于产业链底层。也正因此,一路走来,再仔细回想,我竟很难找出比交通运输专业更好的专业,它培养的是管理者,是复合型人才。交通运输专业永远不会限制你的发展,而是为你的未来方向增加大量的可能性。

就我个人而言,走了一条与多数同学不同的道路,一路上考研、考博,至今仍然在攻博的道路上前行。但我想,这正是广工所能带我给的,她既可以让我们按部就班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也完全可以让我们选择不一样的道路,选择崎岖,选择泥泞。相信学弟学妹们如果来到广工,认真学习,勤于思考,也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发光发热。

15

携手共进——年本科生招生

广东工业大学大学城校区自然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郁、学习氛围浓厚。学校和学院为学生的学习、成长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年,广东工业大学交通运输专业计划招收本科生45人,心动不如行动!赶快报读广东工业大学交通运输专业吧!广东工业大学交通运输专业温暖的大家庭期盼您的加入!让我们一起携手共进,砥砺前行,不负韶华,为祖国交通运输事业的蓬勃发展奉献青春年华!

16

招生咨询

电话

()

联系人

王老师赵老师

邮箱

xiaoxiawang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shengduna.com/hsdly/20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