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巴黎和会到华盛顿会议北洋外争国权之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生在哪家医院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7957719611034263&wfr=spider&for=pc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更容易被人想到的是巴黎和会上列强将被德国侵占的山东权利转手给日本的屈辱。战争期间中国派出了十四万劳工支援盟友,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有三万余人客死他乡,付出如此代价,却换得不公正的待遇,即是北洋的无能也是列强的无耻,以上是对巴黎和会的常见观点。 但这种观点是带有对北洋旧有的偏见,预设了北洋政府必然是一个不干好事形象,事实上从巴黎和会再至华盛顿会议,北洋为争国权的努力和成就绝不在少。 参与欧战 欧战爆发之初,北洋政府原本宣布中立,但是在中国被迫和日本进行二十一条交涉之后,时任外交总长的陆征祥向袁世凯提议,要想夺回《民四条约》所失却的权利,唯有参战加入其中一方阵营,日后才有重订条约的可能。但由于日本的阻挠,以及两次复辟带来的动荡,参战过程一波三折,共和恢复之后,冯国璋任总统,段祺瑞掌实权,对德奥宣战落实,中国成功加入了协约国阵营。 北洋政府自正式对德奥宣战后,便宣布废除之前德奥对中国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同时向协约国提出要求,延缓十年赔付未完的庚子赔款,进口税增至7.5%,在废除厘金后则涨到12.5%,取消辛丑条约中中国不得在天津驻军一条以上几点要求,全都得到了协约国的同意。除此之外协约国为了拉拢中国,还向中国许诺,若是中国参战则在日后和会之上,中国会享有大国应有的地位与待遇。 威尔逊的十四条和平宣言 战争时间进入年,协约国一方逐渐占了上风,同年的1月8日,美国总统威尔逊发布了著名的十四条和平宣言,总结来说有四大原则: 1.没有胜利的和平; 2.民主的胜利; 3.民族自决权和领土完整; 4.建立国际维和组织与集体安全原则。 这四个原则尤以民族自决权和领土完整原则一条,在当时包括中国在内的诸多弱国眼里象征着公平与正义,它给世界上众多的弱国民族带来了公理终将战胜强权的希望。 威尔逊其人,现在中国对其的评价往往说他伪善,出尔反尔。但若放在当时的环境,群狼环伺,一群如狼似虎的列强中突然出了这么一个主张公理对抗强权的强国领袖,威尔逊于中国当时的舆论中,一度成为救世主一样的角色。北大校长蔡元培就是威尔逊主义在中国的最大宣传者,一时间公理战胜强权成为人人的口头禅。彼时威尔逊在中国声名不可谓不高: 夫威氏当欧战剧烈之时,毅然主张伐暴救民政策,及夫欧战告终,又提议民族自主自决主义。其爱国也,不独爱一己之国也,并爱世界万国也。其爱民也,不独爱一国之民也,并爱世界万国之民也。卫正义而摧武力兮,广四海为兄弟,望彼陆而思颜色兮,庆大同而呼万岁。 巴黎和会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正是受到威尔逊主张的十四条和平计划的影响,中国从民间到北洋政府均对这次会议满怀希冀,当时国内对巴黎和会的希望主要是四点,第一点为对战败国德奥的条件,此部分主张基本被和会通过,第二点为山东问题,此点未能实现,也是巴黎和会被认作北洋外交失败的主要原因。 第三点要求为废止中日二十一条,第四点为希望废除列强在中国的特权,恢复中国的平等外交地位,具体来说各国在中国不再享有领事裁判权,最惠国待遇等特权,中国也当恢复关税自主权,此后两点要求,大会认为本次会议主要是处理欧陆事务,此两点主张不属于大会范畴,提议日后可以通过国联解决,后来此两点要求在华盛顿会议上得到了处理。 北洋政府在巴黎和会上被认作丧权辱国的原因在于山东问题。战争初期,日本趁着中国宣布中立,以英日同盟为借口占领了在德国控制下的山东。如今战争结束,中国作为出了力的战胜国,山东自然理所当然的应当回归中国,然而日本却以实际占领和大战贡献为理由,要求山东权利归于日本,并且得到了英法的支持。 事先被中国寄以厚望的美国总统威尔逊,固然在山东问题上对中国有所帮助,他一度想要让中国收回山东成为自己民族自决主张的实例。但民族自决权和领土完整原则显然是不符合英法两个殖民大国的权益,英法日三国同时施压,威尔逊最终妥协。这个事实表明,在本国实力不足的情况下,将国家外交寄希望于他国的仁慈,毕竟是无用之功。 但是北洋政府绝不是毫无成就,一来迫于国内压力,二来也是北洋本身的外交努力,北洋拒绝就山东问题签字,成功争取到山东问题到华盛顿会议再处理。就德奥问题上,废除了之前所有德奥对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收回了德国在天津与汉口的租界,并且在赔款上,要求德国赔款万,除此之外,未赔付完全的庚子赔款一笔勾销,在战时中国扣押的德国船只一律视作战利品,无需交还德国。以上各项总计价值二亿五千万之多,而德国由于在中国拥有大量产业,此时均为北洋扣押,为了赎回这些产业,恢复对华贸易,德国赔款相当积极。于是,中德协约达成了中国近代史上首次令列强赔款的成就。 华盛顿会议 随着北洋政府对凡尔赛和约的拒签,山东问题、废止二十一条、废除各国在华特权,三项主张都被放到了华盛顿会议讨论。关于华盛顿会议,此会议源于美国对凡尔赛的条约不满和对日本战后势力扩张的忌惮。在美国忌惮日本的同时,日本同样将美国视作假想敌,双方进行军备竞赛,年日本通过八八计划建造驱逐舰和主力舰各八艘,美国自不甘示弱,仅年一年内美国就建造了十二艘主力舰和上百艘驱逐舰。其余各国见美日扩军自是不会甘于人下,也各自进行海军扩编,霎时间,刚到来的和平变得火药味十足。 对于美日两国的敌对态度,英国夹在美日两国之间,对于究竟亲美还是亲日颇感为难。美国新总统哈定在上任前承诺必然会解决山东问题,因为坐视日本占据山东必然会使其势力膨胀,对美国有害无利,他就任之后,便倡议当时海军最强的五国即英美法意日,就各国海军军备和之前在华会上并未处理的远东太平洋问题召开会议,作为远东最大国家和山东问题的一方,中国自也被邀请在内。 美国召开华盛顿会议自然是出自本国利益的考虑,但在山东问题上美国显然是跟中国利益一致,对于美国表露的善意,北洋政府再次看到了机会,北洋就华盛顿会议的重视程度甚至远要超过巴黎和会,年10月6日北洋政府正式任命驻美公使施肇基、驻英公使顾维钧、大理院院长王庞慧、广州政府外交次长伍朝枢为中国出席华盛顿会议的全权代表,施肇基任首席代表。出席会议的代表团人数达人,是巴黎和会的数倍之多。 10月17日,外交部向施、顾、王三代表密电,通告了对于会议的期望及目的: 此次太平洋会议,关系我国前途之巨,为从来所未有,政府对于我国之期望案,...积极注意着,厥有三事:(一)......唯英日同盟若仍得以继续,则中英、中日之解决不易达到,自应竭力将该同盟解散为第一办法。(二)美、日两国,以利害冲突之故,此猜彼忌,设使一旦失和,我国介在两大,自必首当其冲。.....欲避去危险,应如何设法防范,或由与会国订立公断专约,或将中国沿海岸沿边一带,如山东、福建、满蒙等处宣告永久中立,....请酌量研究办理。(三)现在中央财政困难,以达极点,......各国如果诚意援助,莫若许我关税自由,以上三端,暨取消地位,为我国对于太平洋会议重要目的。 10月31日,北洋政府再次向中方代表发出训条,声明此次会议的主要提案及次要提案,其中主要的有四点:(一)取消英日同盟;(二)取消特殊地位;(三)订立公断条约;(四)关税自由。 华盛顿会议的成果 与巴黎和会不同,华会上中国的主要提案基本实现,列强同意中国以万赎回日本在山东的资产,日本要从山东撤军,同时归还胶州湾和胶济铁路,二十一条被部分废除。英法同意归还威海卫,广州湾的部分租界,并且中国提出的提高关税要求,华会也予以认可。而关于取消列强在中国的特权,列强没有直接答应但也做出承诺,日后中国法制若是完全达到西方标准且时局稳定,列强愿意放弃在华的领事裁判权等各项特权,同时之后中国与各国的新签条约,中国也不需再给予最惠国待遇。 以成果论,北洋在华会上的外交是成功的,最重要的一点,华会上英日同盟废除改做四国协商,从此日本再不能拉着英国盟友的大旗在东亚肆无忌惮的扩张势力,这里自然是列强商定的结果,而非北洋政府所能为。但就事实上讲,英日同盟的废除极大的保障了中国的国家安全,而列强对中国寻求外交平等的承诺,在未来更是成为了中国废除各项不平等条约的重要依据。 但是从另一方面讲,民间希望看到的外交成果与北洋政府定下的目标不同,民间最希望的是完全废除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而北洋政府出于国家安全考虑,在参会之前就只是把废除二十一条定做此次会议的次要目标,结果是北洋基本完成了预案的主要提案,却没能完成民间希冀。 北洋政府在国内本身就名声不佳,此次华会又未能废除二十一条,加之广州政府对华会成就的恶意贬低,这么一次外交的胜利,在国内舆论中被曲解成了惨败,北洋政府的风评也进一步的恶化。对于华会上列强承诺的落实问题,列强似乎预料到南北对立,军阀混战的中国短时间不会出现稳定的时局,事先对落实承诺的附加条件就是以中国的时局能够稳定为前提。而在中国又发生了动荡后,列强承诺的归还租借,放弃对华特权的承诺都迟迟不肯兑现,于是北洋在两次大会中的外交努力与成果也就大打折扣,以致于一直被忽视,在近些年才逐渐被肯定。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shengduna.com/hsdly/20555.html
- 上一篇文章: 二战中德军5天拿下荷兰,6小时拿下丹麦,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