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维新后,日本为什么敢侵略中国?难道它不懂是以卵击石吗?

从年甲午战争爆发到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在这52个年头里,日本在中国动用武力超过10次,年8月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彻底改变了中华民族备受日本军国主义压迫和欺凌的历史,但日本从来没有从根本上反思对外发动侵略战争的历史,甚至从来没有真正的悔过,日本从年的修改教科书事件到年的反对不战决议组织,以及从未停止过的败鬼活动,这一系列事件都充分表明,承袭军国主义衣钵的相当一部分日本人并没有认错,玩火者并没有从自分中真正吸取教训。

因此认真抛弃日本侵华历史和其坚持对外扩张的原因,用真实的历史警示我们自己就显得尤为重要,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内在和外在的原因,首先以年的鸦片战争为开端,中国逐渐沦为由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半殖民半封建国家,日本则不同,自年明治维新之后,处处效仿欧美推行富国强兵政策,加紧对劳动人民的剥削,积累资金,使资本主义在国内迅速发展起来,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寻找工业原料基地和产品推销市场,欧美国家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首先是开拓国内市场,然后再向外发展,但日本疆域狭窄,人口密集,资源匮乏,此时的日本统治者已不断提出向外扩张的争韩论,进而又提出五常论,明治政府刚建立时就宣扬日本乃万国之本,要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提出富国强兵知产兴业的口号,重点发展军事工业,积极准备对外侵略,将对外战争掠夺作为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途径。

年直属天皇,以将官为首长的参谋本部的设立,标志着日本军国主义体制形成,从此这架以先进现代化技术和落后野蛮思想武装起来的战争阶级,便在军国主义的道路上一路狂奔,年日本将本国疆域称为主权县,将与所谓主权县之安危紧密关联地区称为利益县,强调仅防守主权县亦不足以维护国家之独立,必须保卫利益县,提出首先占领朝鲜满洲和东海岸地区,以此为中心形成大陆政策,第二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较西方列强为晚,当需要向外发展的时候,世界殖民地已被瓜分完毕,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只得窥测方向伺机而动,以求一程,而当时中国政治黑暗,贫穷落后,军阀连年混战,这就成为日本向外侵略的第一个目标,年日本挑起侵略朝鲜和中国的甲午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土地,赔偿巨款,日本势力大增,中国元气大伤,对此日本举国上下一片欢腾,当时的日本不少人视中国人及中国文化为落后愚昧的象征。

把中国列为对外侵略扩张的主要目标和争夺世界大权的必经之路,恨不得将中国一举占领,将中国人民当作奴隶或彻底消灭,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利用西方列强忙于欧洲厮杀,无暇东顾之际,出兵中国山东半岛,夺取了德国在山东的所有特权,并向袁世凯提出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日本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大有独吞独霸中国之势,对华侵略与掠夺以及对远东市场的占领,带来了日本战时经济的繁荣,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完成了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由资本输入国变为输出国,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暴发户,但日本的好景不长,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开始恢复和发展,在亚洲市场英美商品卷土重来,加上日本经济固有矛盾的计划,使日本在一战期间出现的经济繁荣成为昙花一现,华盛顿会议上日本被迫放弃趁第一次世界大战至今在中国取取的各种权益,恢复到有几个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从而结束了日本对中国市场的垄断地位,进入20年代后,日本经济陷入了一连串的危机之中,在危机期间日本工业萧条,农田荒芜,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政局动荡不安,于是法西斯趁机崛起,而这也是我们要讲的最重要的第三点,年日本法西斯主义思想家北一辉提出日本因取代英美而成为亚洲盟主,年后,日本社会上先后出现了法西斯组织犹存社国本社等,随后在军内出现了法西斯组织二叶会,法西斯主义理论和组织的产生和形成不能不对日本的基本国策发生影响,其控制军部以政变暗杀等手段推动着当局实施战争政策,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刚上台就召开东方会议,制定全面侵华政策,并提出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指出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遇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充分暴露了日本不但要灭亡中国还要称霸世界的野心,日本从年起实行了国民经济军事化,把制造飞机大炮坦克等重心武器放在第一位,整个经济运转纳入军国主义轨道,实行这个政策一方面使垄断资本家获得了高额利润,刺激了日本统治集团的侵略欲望,另一方面使劳动人民的生活更加贫困化,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为了转移国内人民的视线,日本想从发动对外战争寻觅出路,同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我国东北,揭开了中日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年五一五事件后,日本军部控制了内阁,年广田弘毅上台执政,法西斯军人内阁就此形成,年更为反动的法西斯分子近卫文麿任首相,对全面侵华进行了最后准备,从国际上看,美英发登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其采取绥靖主义政策,而苏联也未能对日侵略行进采取有利的制止措施,就这样日本已无任何后顾之忧,侵略气焰越发高涨,发动全面进化战争已是如箭在弦,一触即发,年日本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由此可见,近代以来日本坚持对外扩张,侵华是其军国主义者一以贯之的一项基本国策,日本侵华蓄谋已久,不但在舆论和物质上进行了长期准备,而且在侵华步骤和政策上也进行了精心谋划,下面我们就来总结一下,第一谋划时期,日本从发动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侵略我国山东,再到二十一条的签订,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的谋划时期,这个时期的侵略特点是步步蚕食,逼和迫降,割地赔款,建立据点,第二准备时期。

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是日本用武力征服中国的准备时期,这个时期侵略特点是由蚕食发展到发动局部武装侵略战争,最后达到完全占领东北侵透华北的目的,这个时期为日本全面侵华做好了一切准备,第三高峰时期,从七七事变到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是日本全面侵华的高峰时期,这个时期的日本由速战速决到速和连接,再由扶持汪伟政权以华治华到实施南进政策,终于使自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最后第四就是其败退时期,从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到年8月日本投降是日本侵华的败退时期,这个时期的日本冒险发动了太平洋战争,一方面表明其自信心已经膨胀到了极点,另一方面也是日本军国主义转向失败的开端,从此以后遭到一连串惨拜,从年日本战败之后,最让人愤怒的是日本历届政府对过去侵略战争的历史总是遮遮掩掩,不敢正视,不愿承担责任。

仅是在受到外部压力或国际谴责时才不得不采取某种临时措施应付了事,在战后日本的几十个首相中,明确承认侵华战争是侵略性质的寥寥无几,更没有一个像前西德总理波兰特那样对二战真正忏悔和反思的,这直接对日本国民的历史观产生了恶劣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其羽翼日渐丰满,国力日渐强盛,其右翼势力和军国主义分子便重提对外扩张的老调,否认和美化侵华战争,这也是对我们极大的伤害,一个国家以这样的方式对待另一个主权国家,不但在中外关系史上独一无二,而且在世界关系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shengduna.com/hsdly/21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