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美国越战纪念碑,21岁的她靠才华震动
△ 题图摄影:WalterSmith 你21岁时在做什么? 21岁,还在读大三的林璎设计了美国越战纪念碑——她知名度最高、也让她承受了最多是非的作品。 她的姑姑,是建筑家、诗人林徽因,姑父是建筑大师梁思成,曾祖父是清末革命家林孝恂,叔祖父是黄花岗烈士、《与妻书》的作者林觉民……21岁前,她对家族显赫的历史一无所知。 很多中国人知道林璎是因为林徽因,但是她却用才华,证明了自己独特的美。如今,在国际影响力上,林璎早已超过了姑姑林徽因。 21岁就靠才华震动美国? 她可不只是林徽因的侄女! 01 21岁女大学生设计越战纪念碑 年,她在一堂建筑讨论课上构思了一座纪念碑。她被调侃为耶鲁的莫奈,因为设计图太简单了。碰巧看到匿名征集越战纪念碑设计的海报,她决定把它作为毕业设计。 她花两个月时间修改出一份字的介绍,展览板没有及时送到,她匆忙附上手写文字,还有一些涂改痕迹,“我就这样把它投了出去,从未想过会收到任何反馈……” △ 林璎的参赛板(图片来源:《雕刻大地》) “我有一股将大地切开的冲动”,她习惯以直觉主导设计。不像普通的纪念碑高耸入云,林璎仿佛用小刀在地面上用力划了个“V”型。 △ 图片来源于网络 出乎意料,凭借颠覆性的设计,她从多位匿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赢得了这场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建筑设计比赛。 紧接着就是前所未有的非议与人身攻击。越战老兵与保守党言辞激烈:“这是块黑色的伤疤!”“让一个女人、一个亚洲佬来设计亚洲战争纪念碑?我们越战老兵就这么愚蠢吗?” 出资赞助这项设计竞赛的美国富翁罗斯裴洛,撤走了他的16万美元赞助费。甚至总统里根、国务卿瓦特都出来反对,甚至召开新闻发布会——要么改动,要么放弃建造。 华盛顿政界,乃至整个美国社会的矛盾集中投射到一座纪念碑上,对于旋涡中心仅仅21岁的少女无疑太沉重了。 林家的女儿不辱家风。在录像里,她略带紧张、声音有些颤抖,面对一轮又一轮的听证会,坚定、勇敢地表达和捍卫了自己的设计理念: 这座纪念碑传达的不是愤怒、憎恨,甚至没有谴责,也没有英雄主义的讴歌——无关战争与政治,只关乎生命。 △ 图片来源:《雕刻大地》 在抛光后的大理石上,死者的姓名与生者的面孔两相照应的瞬间,唤起的正是对人类同胞的生命的爱。 △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两面墙伸向左侧的华盛顿纪念碑、右侧的林肯纪念堂,也将越战纪念碑带入历史。 △ 图片来源:《雕刻大地》 纪念碑围成的区域是一块安静的留白。她说:“我们活着的人,清楚地感受到这些生命的逝去。带着这份强烈的逝去感,每个人自行决定,是排遣这种感觉还是与之和解。” “只有承认并接纳了伤痛和死亡,才能超越它们,走出阴影,回归现实和光明。”她把史诗般的悲壮,通过水一样的语言,转变为亲切宜人的体验,融咆哮为潺湲,化铿锵成委婉。 传统的高纪念碑会成为地标性建筑,但顶部的名字是看不见的——这是给国家、给游客的纪念碑,唯独不是给该被纪念的这些生命。林璎颠覆性设计的背后,是更深刻的人文关怀。 这种精神内核使她的作品直指人心。最终,评审依然认为林璎的纪念碑是“天才的设计”。 年纪念碑落成,没有任何人在揭幕典礼致辞时提及林璎的名字。 历史和时间证明了她是对的: 两年后,她凭借越战纪念碑,获得了“美国建筑学院设计奖”“总统设计奖”; 年,讲述这段史实的纪录片《林璎:强烈而清晰的洞察力》夺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 年,她以83%压倒性的票数当选耶鲁校董; 年,她获得美国官方给予艺术家的最高荣誉美国国家艺术奖...... 如同名人听音乐都爱找马友友拉大提琴,女星婚礼都爱穿王薇薇的婚纱,要设计纪念碑、花园和景观,就一定会首先想到林璎。林璎已成为行业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如今,每年多达多万人到此参观,越战纪念碑成为极少的、被拥戴为美国象征的景观。 △ 图片来源于网络 02 林璎与姑母林徽因 在战乱年代,林璎的父母前往美国留学定居,从此一生从事艺术教育工作。 童年时期,她只是一个父母在大学教书的普通小孩:“我的父母来到这个国家时一无所有,但作为教育家,他们深知教育的重要性。” 21岁遭受纪念碑争议时,她才第一次从父亲那里了解到,原来祖父是知名的学者,曾参与中国第一部宪法的制定。也了解到,姑姑林徽因和姑父梁思成——他们也是建筑师,也在美国留过学,他们设计了天安门广场。 △ 林璎(右)与姑姑林徽因 林璎照片拍摄者:CheungChingMing 林徽因当年与梁思成一同投身建筑,谁又能想到,她竟是梁思成的引路人呢?梁思成最初打算子承父业,钻研西方政治,第一次见林徽因时,还不知建筑是什么。林徽因告诉他,那是兼艺术和工程技术为一体的学科。梁思成因为喜欢绘画,也选了这个专业。 当时的建筑界性别歧视严重,不招女性学生,林徽因曲线救国报考了美术系,再选修建筑学全部课程,以优异成绩毕业。 无独有偶,林璎也面临着性别歧视:“我刚开始工作的5-10年,经常房间里就我一个女性,其他同事会过来拍拍我的头。过去的几十年中,至少对我而言,已经变得容易得多,但是在设计、建筑行业中,成功的男性与女性依然不成比例。” 相比姑姑的时代,林璎不需再被动。她明白自己的力量,用它获得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shengduna.com/hsddx/21041.html
- 上一篇文章: 贝赛思对家长和学生身份有什么要求福贝和蛇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