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专家rdquo熊丙奇没
在为人父母之前,我对孩子的教育是一点都不担心。 甚至,还觉得那些说“不会教孩子”的父母,压根就是自己没走心。 教孩子有什么难的? 扔到学校、交给老师,跟老师说一声“不行就打”不就行了? 然而,小丑只是我自己。 因为我这套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教育方法,在如今各种“科学教育”的理念下,简直就不配为人父母。 而当我自己也需要考虑孩子的教育问题时,我才发现如今“流行”的教育理念,已经跟自己小时候发生了天差地别的变化。 就拿教育名词来说吧,什么“生命教育”、“感恩教育”、“创新能力”、“人才的真谛”… 看上去个个都是直通教育的本质,一个比一个唬人。 但说白了,也不过就是像是前段时间的“互联网黑话”一样,说了也白说。 不过,话可以白说,事却不会白做,因为有些人真敢说,有些人真敢信。 在一些自封的“教育专家”拙劣的表演下,我们的孩子,正在被迫增加着学习的“隐藏科目”,树立着更多的“假想敌”。 熊丙奇,是个什么专家在我刚开始为教育新理念的说法而迷茫的时候还在想,这得是多少“专家”和“学者”的研究成果,才能把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拓展得如此“充实”。 然而能在权威数据里可以查到的教育专家,却几乎没有说过任何类似的理念。 那这到底是哪路“专家”的“金玉良言”呢? 破案了朋友们! 在无意中刷到了一条熊丙奇的演讲视频后,我算是恍然大悟了。 他的一条14分钟的视频,几乎是把我曾经的迷茫全给说了一遍。 正当我想从他学者、教育专家身份的权威性上找出点佐证时却发现,百科上的职业一栏里,只不过是“作者”而已。 而所谓的任职单位,也都是民间非营利机构。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就和我现在是我们公司的董事长兼司机差不多。 当然了,我们不能单纯地凭借身份去否定某个人,但是自封或者吹捧出来的专家,刻意的包装背后,通常都有更大的诉求。 熊丙奇的教育观简单说说那条熊丙奇演讲视频的主旨吧,在我看来,是哪一条都站不住脚。 在开头,他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叫作“人才是不是培养出来的”。 不用想,他肯定觉得不是,而且还举了个例子来佐证。 说美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是82%,但比尔盖茨和乔布斯都属于在这之外的18%。 所以顶尖人才不是培养出来的,而考不上大学的人,比考上大学的人成为富豪的机会更大。 听完这个,我整个人都麻了。 合着我现在混成了这个样,是因为我大学顺利毕业了? 我想熊丙奇先生可能忘了,比尔盖茨本身是考上了哈佛大学的,只是没读完罢了。 而且,比尔盖茨所谓的“白手起家”背后,是他富N代的底子。 他的父亲是西雅图首屈一指的著名律师,母亲是华盛顿大学的董事,还兼着银行系统的董事。 他的祖父,更是坐到过美国国家银行行长的位置上。 如果没有背后的这些资源,比尔盖茨即便是拿到了他的第一个订单,也会输掉后来这笔订单的官司,而他之后的“神话”,也压根就无从谈起。 至于乔布斯“大学会束缚自己”的例子,也和比尔盖茨一样,不过是幸存者偏差罢了。 在举完这些例子后,熊丙奇先生不忘进一步阐述自己的“幻想”。 在他看来,学校的标准化教学,只能教出没有创造力的孩子,而只为了考试而学习的孩子,也只是个应试教育机器。 这听上去似乎有点道理,但实际上,这是在偷换了概念后的强行正确。 首先,孩子为了考大学而学习这不假,因为这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但是谁说只要上学就只是为了学习了?要是孩子进了学校就知道学习,那家长可能都不用愁了。 其次,创造力到底是想出来的还是学出来的,这也是个容易扰乱视听的问题。 在过去,“熊丙奇们”最为津津乐道的就是牛顿被苹果砸了下脑袋,然后发现了引力。 但这是发现,而不是创造。 创造是在现有的认知层面上,通过知识的组合和利用,改变原有材料的性能,提升原有设备的功能,然后使其呈现出一种新的形态,具备新的功能。 这么说可能有点抽象,我举个例子。 比如说普及率已经很高的智能手机吧,当初刚面世的时候,一度被称为伟大的创造。 但是如果电容技术,没有高频电流,没有ITO,甚至没有玻璃工艺的演进,纯凭想象,能想出来这么个触摸屏的落地应用吗? 显然不能。 所以,标准化教育束缚创造力,这本身就是个伪命题。 相反,尊重课本上的知识、信奉老师的权威,是走在前人无数次试错后结果的捷径上。 要是没事就要反驳,动辄就得质疑,那光一个小学也够上到成年的了。 写在最后不接受那些所谓的新理念,这应该不是我太过于守旧。 因为是和你说这些天花乱坠概念,虽然听上去似乎每个都有点道理,但实际上都是在拿小概率说事,从不提比例的问题。 俨然一副“不成功便成仁”的样子。 当然了,他们所指出的问题,也不是不存在,但还是那个问题:比例。 那些失败的案例,比例有多大? 他们不会说,但会刻意地去放大,放大到让你感到焦虑,感到迷茫。 所以,很多所谓的问题,与其说是迫在眉睫,不如说是“对着空气输出”。 希望教育圈的“民科”们能消停点,别动不动就拿一杆子杵到“本质上”的概念去无实物表演,也好让家长的耳根子清净点,钱包更鼓点。 或许这,才是你们真正为教育做出的贡献吧。 :转载自其他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页证明,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shengduna.com/hsdfg/18746.html
- 上一篇文章: 地理探究南极洲183刷新记录,北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