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强化绝对是性价比最高的行为矫正方法,它既不吃力又很能讨好人。

每个人都喜欢挺好听的话、得到别人的奖励,不管你信不信,正强化也每时每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两个例子

小美去朋友家做客,吃饭时她赞美朋友菜做的好吃,朋友听了十分高兴,她们就这样度过了愉快的一天,以后小美去朋友家做客的时候,总是会夸朋友的菜做的好吃。

华盛顿小时候用斧头砍掉了庭院中的苹果树,当他意识到自己错误后,主动找父亲认错,父亲不但没有责备他,反而赞许了他的诚实。父亲的这种赞许对华盛顿来说是一种鼓励,他的诚实习惯因而逐渐养成。

在上面两个例子里,每个人都不是有意的在运用正强化原理,却在无意中达到了正强化的目的。

因为朋友的赞美,父亲的表扬都是一种强化物,在无形中引导着个体以后继续做类似的事,以求再次获得满意的结果,这就是正强化。

强化物的分类

根据内容划分,强化物可分为:

消费性强化物(糖果、饼干等一次性消费物品)

活动性强化物(看电视、郊游等活动)

操作性强化物(画画、搭积木等提供给个体的东西)

社会性强化物(“好孩子”、“你真漂亮”等赞美)

这种分类方法可以让强化物类型一目了然,但难免会存在交叉和纰漏的情况。我个人也是喜欢第二种分类——根据性质进行分类。

根据性质分类:

原级强化物:食物、活动等能够直接强化到个体的物品或活动。

次级强化物:代币、活动、社会性强化等。

强化物的选择

要选择有效的强化物,必须了解孩子对各种强化物的喜爱程度。

光想想是没有用的,通常我们会通过“强化物调查表”来达到这一目的。

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两个调查表。

表一:每天活动情况调查表

表二:强化物调查表

后台回复“强化物”即可获得强化物调查表哦!

如何有效运用正强化

1.正确选择行为

如之前的例子华盛顿认错、朋友做饭都是具体的行为。具体的行为能够客观的控制和观察,能反复对同一个行为进行强化,直到该行为明显增加为止。

2.正确选择强化物

在使用强化物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易用

(2)能立即呈现在所需要的行为发生之后

(3)能多次使用,不至于引起迅速的满足

(4)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3.在实施过程中的注意点

(1)在使用强化物前要提前告知孩子,这样孩子会更加配合。

(2)在预期行为发生后立即强化,不要耽搁太多的时间。

(3)强化时要强调具体行为。例如:“你把房间打扫的真干净”,而不是说“你是一个好孩子”。

(4)每次强化时只给予少量的正强化物,可以防止满足饱厌的情况。

4.强化物的消退

当行为出现的频率慢慢达到你的预期后,就要开始考虑强化物的消退了。消退掉原级强化物,可以寻找比较自然、社会性的强化进行维持。

正强化的误用

妈妈很溺爱小明,有一次去超市,小明趁售货员不注意,偷拿东西往嘴里塞。事后妈妈非但没有责备他,反而夸他聪明。小明听后很高兴,以后常动脑筋偷东西。

爸爸在看球赛时嫌孩子太吵,爸爸就给他们拿了很多零食吃。以后只要爸爸在专心干某件事的时候,孩子吵得更厉害了,以求获得“奖赏”。

教育专家卢勤曾说过:人的一生会听到许多的评价,但是父母的评价是孩子成长的第一块基石。哪怕孩子有一点进步,都要给予鼓励、夸奖。父母尊重和欣赏孩子,孩子就会变得自信,自信才能健康成长。

相信家长们都不是反面教材,切记我们要强化孩子正向的行为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shengduna.com/hsdfg/20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