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扒杀死近1亿人的1918大流感,发
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英国曼彻斯特。 一名军人刚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中,就被眼前的一幕震惊了: 他的小儿子,正躺在婴儿床里咯咯地笑,同一个房间的大床上,是死去的妻子和大女儿。 夺去她们生命的,是一场恐怖的瘟疫——年“西班牙大流感”。 这个故事,来自英国作家凯瑟琳·阿诺德的《年之疫:被流感改变的世界》一书。 而这场从年到年暴发的大流感,夺去了全球约万到1亿人的生命,被历史学家称为“人类所经历过的规模最大的传染病”。 此刻,在年大流感爆发年后,新冠肺炎正在全球大流行。 今天,书单君想通过这本书,带大家重回年。你会发现,世界正在发生的一切并不陌生,年前的大流感,早已为今日埋下了伏笔。 被忽视的哨声,被病毒改变的战争 一切,要从美国堪萨斯州哈斯克尔县的一个偏远农场讲起。 年2月,哈萨克尔县的当地医生发现一些人出现感冒症状,并且不停咳嗽,呼吸困难,最后在痛苦中死去。 医生向华盛顿政府上报了流感疫情,但彼时的政府正忙于应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未上心。 距离哈萨克尔县英里外,是美国第二大军事训练基地——福斯顿营地,当时有名新兵在此训练。 3月11日,一位名叫阿尔伯特·吉彻尔的随军厨师被报告患病,他出现了“发冷,咽喉肿痛,头疼并且肌肉酸痛”的症状。 而在此之前,全营的士兵每天都从他手中接过食物。 很快,病毒开始在军中肆虐。 流行病学家维克多·沃恩,在他年的回忆录里描述道: “一战”中美国士兵的大动员过程,将原本存在于士兵来源地的感染带到了每一个军队驻地里。 在每个州,应征而来的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被集合起来。他们来自不同的社区,穿着便装,有些人干净,有些人邋遢。每个人都从自己所在的社区带来了大量当地的细菌。细菌附着在他们的衣服和身体上,或者深藏在衣服角落以及体内。 他们挤在每个州的聚集地,并在那儿度过或长或短的日子,但服役期足以让疾病传播。之后他们搭上火车,被转移到他们各自的营地去。 到3月底,整个福斯顿营地已有约1人患病,84人死去。 一位上校向美军总司令部发去电报,称“许多士兵感染流感死亡”。但很遗憾,他的警告,同样没得到重视。 3月,25艘运输舰船满载8.4万美国步兵抵达欧洲参与一战。让英法等国没有想到的是,美军除了弹药武器,还带来了“死亡病毒”。 4月,流感开始在前线战壕爆发,并随着士兵抵达意大利、英国、西班牙、希腊、德国...... 5月下旬,流感在西班牙国内大爆发,万人患病,包括国王阿方索十三世。 媒体争相报道这场流感的严重性,别国的民众也终于知道,欧洲正在爆发一场致命的瘟疫。 这也让人们误以为西班牙是流感的发源地,并将其命名为“西班牙流感”。 但病毒哪会在仅一地停留。很快,流感从欧洲开始行遍寰宇,飞跃大洋和山脉,中国、印度、伊朗、菲律宾等国都无一幸免。 不过,随着夏季的到来,被感染的士兵开始逐渐痊愈,流感的大规模传播似乎开始衰减。 大家都觉得自己躲过了一劫。 可没想到,第二轮流感病毒很快就卷土重来,甚至发生了更加危险的变异。 9月底,满载1万多人的美国海军“利维坦号”运输舰驶向法国。于是第二波流感迅速引爆欧美。 一位医生在写给朋友的信中,简单描述了这种新型流感的恐怖: 这些病人一开始似乎是遭受了普通流感的侵袭,医院,他们便迅速发展出极为严重的肺炎症状,严重到我以前从未见过...... 仅数小时后你就能观察到发绀症状从他们的耳部蔓延到整张脸,再过几个小时,他们就身处鬼门关了...... 死者的遗体须通过专门的火车运送出去,好几天我们都缺少棺材,尸体堆在一起的情形非常可怕......你在法国战场的任何一场战役后都看不到这样的情形。 如此可怕的病毒,重创了一战的交战双方。 在德国,至少有40万人死于这场大流感;在法国巴黎,一周内约有人死去;在英国,每周平均有上千人死亡,连首相劳合·乔治也被感染;在美国,整个10月近20万人死去。 在这种情况下,参战国士兵们的厌战情绪彻底爆发。 许多士兵开始逃离战场,同盟国中的国家也开始退出战争,革命运动遍及德国各地。 终于,年11月11日,德国在停战协议上签字。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 然而,停战日庆祝当天,拥挤的街道,激动的拥抱和亲吻,都成为了病毒传播的最佳媒介。 “消防站鸣起笛声,工厂也吹起了汽笛,人们涌上街道,用锅碗瓢盆捣鼓出声响。参军的男孩们要回家了!纽黑文的格兰特大街上举行了一场盛大的游行,所有军人穿着军装、戴着锡帽和绑腿,从大街上列队通过。每个人都挥舞着旗子,大喊大叫,相拥亲吻。” 年1月,又发生了变异的病毒,再度卷土重来。 不过,也许是因为人类的免疫系统已经认识它了,也许是它失去了轻易入侵肺部的能力,最终并没有造成更大的死亡和恐慌。 直到年,疫情终于消失不见。 似曾相识的疫情 重读年前的这段历史,书单君不由感慨,疫情就是一面镜子,今天人类面对新冠肺炎的种种行为,简直就是年大流感的翻拍。 也许真应了那句话:人类从历史中获得的最大教训,就是从不吸取任何教训。 先从美国的费城开始说起吧。 年9月7日,驻扎在波士顿的名水兵来到了费城。四天后,海军基地就爆发了流感疫情。 而此时,费城的官员正为一场盛大的自由公债游行而忙碌。 卫生部官员称,流感只在军队中,并且能将疫情控制住。 费城的五家主要媒体,也与官方口径一致,对于医生的警告集体失声。 9月27日,医院一天就接收了名流感患者。 即便如此,第二天,公债游行依然如期举行,几十万人参与其中。 时任费城公共卫生主管的威尔默·克鲁森拍着胸脯保证:流感不会让他们有任何危险。 但危险还是来了。 游行结束后的一天内,流感就开始在费城爆发。 10月1日,新增个新病例。 10月5日,名费城市民死于流感和肺炎。 疫情如此严重,让费城政府不得不下令关闭所有的学校、教堂和剧院。而《大众纪事报》称,关闭学校和教堂不过是普通的卫生措施,民众没有必要恐慌。 每一天,卫生官员们都信心十足地说:“流感已经达到最高峰”。然而第二天,就出现了更高的死亡病例数。 第二周,人死去;第三周,多人...... 费城,只是当时美国的一个缩影。 全美的各级卫生官员,都在不断强调:这次流感和往日的流行性感冒没有什么两样。 几乎所有的报纸都在重复着他们的话,反对“危言耸听”。 年,新冠肺炎在全球蔓延,美国总统特朗普说疫情风险低,副总统彭斯说没必要买口罩......种种言论对如今美国的疫情造成的影响,世人皆有目共睹。 再说说英国的伦敦。 年5月,欧洲各地都因美国军队的到来,开始爆发流感。 但疫情并没有让伦敦城的居民提高警惕。 相反,协约国军队开始占据上风的好消息,让人们有些激动,变得松懈。 《伦敦新闻画报》说:“幸运的是,流感虽然每年都来,但今年的这场比较温和,经过频繁的传播,原始病毒已被削弱。” 在媒体各种轻松愉悦的报道中,商店照常营业,大型艺术展照旧举办。 甚至各地的夏日舞会和传统体育活动都开始小规模复苏。各种剧院和音乐厅也都挤满了人。 不幸的是,没人意识到,娱乐现场正是流感绝好的滋生地。 于是,在一个晴朗的夏日午后,一位夫人不顾自己的流感症状,带着儿子一起去剧院看戏。 而这,也成了这位夫人最后一次出门。 两天后她便病逝了。4个月后,她的儿子也死了。 很快,流感传遍了伦敦,死亡阴影开始笼罩全城。 辛西娅女爵对自己能否熬过这一关表示怀疑: 就在午餐前,和昨天一样的症状又出现了,只是更加严重。我的体温升到了华氏度(约38.9摄氏度),整个下午和晚上我都觉得自己可悲又可耻,这一辈子从没病得这么重过——发烫的头,一阵一阵地疼,双腿很痛,犯恶心,一边发烧一边打冷颤。我不停地摇头和呻吟。 年7月的三个多星期,个伦敦平民死于流感,还有人死于肺炎。 六七月间,英国记录了1万人死于这场流感。 如今,新冠肺炎疫情严重,有的国家甚至宣布封城、封国,可依然有那么一些人,或者为了庆祝停课上街狂欢;或者聚众游行拒绝佩戴口罩,要求归还“自由”;或者聚集在露天咖啡馆喝咖啡,并表示“这么美的天气,不该待在家”...... 这一切,像不像“翻拍”了年5月的“伦敦盛况”? 此外,还有几个小故事,书单君在看书的时候就感觉似曾相识:哎?这个事情我好像在哪里见过。 在流感让各国进入第二波感染潮后,各地的日报开始刊载越来越多与流感治疗相关的广告。 《诺丁汉日报》告诉读者,“奥克索(一种浓缩牛肉汁)能强化人体免疫力,以抵抗流感侵袭”,甚至还有权威“医生”做背书:“一天两到三次,一次一杯奥克索,能有效提高免疫力,抵御疾病。” 很快,奥克索断货了。 在各路报纸不遗余力的宣传下,阿司匹林、奎宁、麦乳精、艾利油、威士忌等各种防治流感的“偏方”“特效药”价格暴涨,被大量抢购。 有人看到商机,开始趁机发灾难财,一些私人殡葬公司坐地起价,涨幅甚至高达%;还有一些不良殡葬贩子,将棺材标上更昂贵的价格。 疫情爆发后,各种谣言也层出不穷。有人说狗身上携带了流感病毒,于是警察开始捕杀街上的流浪狗,人们开始杀掉自己家里的宠物狗。 是不是很熟悉的画面?年过去了,人类依然没什么长进。 那些忘记过去的人,注定重蹈覆辙 在人类可能面临的所有重大灾难中,流感大流行是出现概率最高的。 专家认为,病毒从没有灭亡,下一次疫情的到来不是“如果”而是“何时”的问题。 没想到年后,它来了。 新一轮的疫情正在全球爆发,全球人口流动加剧传染病在世界范围的传播,每个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 年前那些让人“看不懂”“忍不住吐槽”的疫情乱象,今天依然在发生: 美国特朗普政府为掩饰自己的无能,公开宣称“中国病毒”企图转移民众视线; 英国政府宣布进入“拖延阶段”以达到“群体免疫”,也有枉顾老百姓的性命之嫌。 但是,年前,也有很多政府、医生、普通民众为防疫做出了巨大贡献: 红十字会向公众分发口罩时普及的宣传口号——遵纪守法、佩戴口罩、管住嘴巴、远离病爪对今天也很适用; 各地政府为抗疫关闭学校、剧院等公共场所,并且制定严格的检疫隔离规定,这也是今天很多国家采取的措施; 退休的老医生们重新拿起手术刀,医学院的学生们奔上前线,学着前辈们的样子治病救人; 天主教医院工作,接受医护人员的培训; 保罗协会为病患提供食物、衣物和护理; 数百家小卖铺关门歇业,将自己的货物捐献给穷人和任何有需要的人…… 一百年前的许多错误,今天的人类依然在犯; 一百年前人性的光辉与丑恶,今天的人类依然拥有; 一百年前一些解决不了的问题,今天的人类已经找到答案。 哲学家乔治·桑塔亚那曾说过:“那些忘记过去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辙。” 回顾年的大流感,我们要以史为鉴。 只有对过去总结得越深,才有可能让我们在将来走得越远。 愿疫情早日平息! 作者 Iris肖编辑 黑羊 图源 《病毒入侵》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shengduna.com/hsdfg/21498.html
- 上一篇文章: 濒危物种可以进口吗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