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研究

?本文作者徐忠,系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研究员,原文标题《新时代背景下现代金融体系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来源于《经济研究》年第7期。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成功驾驭中国经济发展大局,在实践中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从提出经济发展新常态,到以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发展,到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再到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既是五年多来中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也是新时代做好中国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血脉,是连接各经济部门的重要纽带,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理论应置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整体框架下,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地发挥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作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为实现两步走战略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做好新时代、新发展阶段的金融工作,改革是关键。

既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又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既要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又要尊重金融市场发展的一般规律;

既要有针对性地解决国内经济金融运行存在的问题,又要充分认识到经济金融全球化环境下制度竞争的决定性;

既要有顶层设计,维护全国统一市场,又要鼓励基层试点,地方制度适度竞争,优化趋同,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结合起来;

既要立足于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又要充分吸取前期改革的教训。

要改变前期改革中存在的系统性改革工程缺乏顶层设计、过度依赖短期行政手段、对改革“试错”容忍度低等问题,重在从完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形成良好的改革氛围等方面深化改革。

1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与践行新发展理念、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因此“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金融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金融体系对新发展阶段的适应性转变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经济高速增长阶段,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主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shengduna.com/hsdhb/15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