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D君把去年电影翻出来看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这个。想着很久没写航母了,所以就写写在美国二战史上非常著名的航母,约克城级。

每次一说到美国的二战航母,第一个让人提到的就是企业号,企业本身就是约克城级,但它实在是太出名了,导致企业的名号远远盖过了约克城本身。

众所周知航母第一次交战时候是美国和日本在年5月的珊瑚海海战,但那个时候航母问世时间不多,总体的作战思路还是以战舰大炮对轰为主,而且这次海战双方兵力不多,加在一起就四艘航母。一个月后,到了年6月,中途岛海战爆发,这次一共有七艘航母参战,如果说在这之前战列舰还是海上主力的话,那可以说在中途岛海战之后战列舰的地位就已经被航空母舰取代了。在中途海战中,美国的三艘航母就都是约克城级。

企业号

通常来说,我们评定一个武器在历史当中的地位,一般从三个因素出发,战果,是否建立了属于自己体系,是否对旧体系造成颠覆性的冲击。

如果一个武器的战果绝佳,那说明它是一种优秀的武器,就像各种名枪名炮。

如果这个武器还拥有自己的体系,那说明它是一种新型兵器,就像坦克,虽然有自己的体系,建立了自己的辉煌,但是并没有完全改变战争的格局。

然而如果一种武器不但拥有自己体系,还对旧体系造成了颠覆性的打击,那种武器才能称得上是具有时代意义的武器。航母显然是这种武器。目前航母玩的最好的国家,毫无疑问是美国,而在美国这个航母大国中,能说是奠定了航母地位的,也就只能是约克城级航母了

为什么是约克城奠定了航母的地位?

在约克城级之前,美国是有航母的,有4条航母。约克城级航母的第一艘叫约克城号,编号是CV-5,在他前面就是CV到4。

这4艘分别是,年美国服役的第一艘航母CV-兰利号。然后是年服役的列克星顿级的两艘,CV-2列克星敦号和CV-3萨拉托加号,以及年服役的CV-4游骑兵号航母。

兰利号

这四条航母里面,兰利号是在运煤船上面改造来的,满载排水量只有吨,游骑兵号虽然是全新的设计但本身排水量也只有吨,在当时算轻型航母,如果放到现在,比最小的直升机航母还得小点,因此这俩就直接PASS了。

游骑兵号

主要来看看CV-2和CV-3吧,一个叫列克星敦,一个叫萨拉托加。这两条航母原本是要造成战列巡洋舰的,后来因为年华盛顿海军条约规定各大海军强国限制战列舰主炮口径,所以不得不改成航空母舰,可见当时各国对于航空母舰还是不重视的。

CV-2列克星敦号航母,可见其炮塔

在造这两条船的时候,因为主要还是冲着战列巡洋舰去的,所以保留了装甲和八门毫米主炮。列克星敦级的两条航母,满载排水量都是43吨,可以带9架飞机,而约克城级企业号的最后改进型号(年),满载排水量吨,可以带90架飞机,战机带的差不多,而且企业号比前者的续航能力还要多出海里,可以判断,这一万多吨的差距很多是在装甲和炮上。

CV-3萨拉托加号航母,与CV-2基本相同

列克星敦级的两艘航空母舰设计目和航母有偏差,其中一条在珊瑚海与日军两条轻型航母交战的时候沉了,另外一条在年月被潜艇袭击,不得不回港修复,错过了一部分主要战役。在太平洋战争初期,美军就基本上是靠着约克城级航母打,可谓是劳苦功高。

为什么说约克城级是太平洋战场上的中流砥柱

在中途岛海战的时候,由于两条列克星敦一条沉一条伤,游骑兵号在大西洋,所以美军在太平洋的航母就只剩下了两艘约克城级(CV-5,CV-6),一艘黄蜂(胡蜂)号(CV-7)。

CV-7沉没,本身Waps这个词是双重含义,所以翻译成黄蜂和胡蜂都没有问题。

在中途岛海战期间,美国一艘航母沉没,一条驱逐舰沉没,剩下都是舰载机的损失。沉没的航母是约克城,在交战中,中了舰载机的两枚鱼雷和三发炸弹,但也只是瘫痪,丧失了作战能力,倾斜有点严重,也不至于到沉没的地步。后来打算抢救,就让一艘驱逐舰拖拽。这个时候被日本赶来补刀的潜艇拿了个双杀。

倾斜但未沉的CV-5约克城,正被驱逐舰拖拽,没过多久就被日本潜艇双杀。

日本方面,一共损失四艘航母和一艘重型巡洋舰,都是由航母击沉的,其中三艘是让企业号击沉的,不过其中的一个原因是约克城号沉没了之后,舰载机都降落在了企业号上面。在中途岛战役之后,除了企业号,美国在太平洋上的其他航空母舰都在年年内被日军击沉了,到年0月底的时候美国海军就剩下一艘约克城级的企业号,不过企业号基本继承了其他被击沉的航母的舰载机,才能保持一致有战斗力,之后,一直独自坚持到年年初埃塞克斯级航母服役。

说它是美国太平洋战场的中流砥柱,算得上是很中肯的评价了。

CV-6企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shengduna.com/hsdhb/17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