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前期症状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nzhm/141222/4541952.html
                            

利维坦按:

如果你没有生逢(处在)冷战巅峰时期,估计很难想象当年苏美两国核军备竞争的疯狂程度,双方的战略考虑均不排除对对方进行核“首发”的措施。这个战略的目的是对对方进行猛烈的第一次打击,以至于对方瘫痪,无法进行核反击。常规武器火力无法达到这个目的。当时两个超级大国所拥有的导弹技术(洲际弹道导弹)可以覆盖到公里外的目标,因此双方均可以从自己的国土打击对方国土内的目标。

要知道,当年古巴导弹危机中,如果美国人入侵古巴,那苏联人就真的按下了核导弹的按钮——好在,历史没有如果。所以,今天文中提及的超级地堡构想,在那个年代来说完全是在历史的逻辑和情境中。

眼下,美国面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严峻疫情引发了一个话题,“政府连续性(CcontinuityofGovernment)”,大众又开始讨论美国政府有哪些方案来保证其核心部门可以在危机中连续运转。这样的讨论让人们重新燃起对地堡(Bunkers)的兴趣,这种军事设施深藏于地下,坚固无比,因此可以为政府要员提供一个危急时刻的工作地点——比如被称为“地下五角大楼”的美军乌鸦岩山综合体(RavenRockMountainComplex)。

如果当年美国政府在冷战期间真的“按下了按钮”,那么其中一些政府部门可能就会躲在一个巨大的深层地堡之中,不像那些地面防御工事,它们可以禁得住数百百万吨级当量核弹头的破坏。

乌鸦岩山综合体基地入口照片。PublicIntelligence

年1月,时任国防部长助理的查尔斯希奇(CharlesHitch)向当时的国防部长罗伯特麦克纳马拉(RobertMcNamara)递交了一份备忘录,其内容是拟议的一个深层地下指挥中心计划(译注:下文中简称DUCC)。根据美国对年至年的公开军事史资料,该计划旨在建造一个DUCC,“不仅‘极其稳固’,还必须方便国家司令部(NationalCommandAuthority)随时使用,而且根据其设计初衷,该设施的运转只能给日常政务带来最小限度的扰乱。

”国家司令部的命令可以直接调动美军,也是命令发动核打击的唯一机制,它由美国总统与国防部长构成,当然也包括经双方授权的代理人,以防二人中任何一人或同时意外死亡或者丧失指挥能力。

在备忘录中希奇向麦克纳马拉写道:“该指挥中心可能包含一个办公场地,在这里像您一样的官员可以几乎如往常一样办公,而且这里在华盛顿受到突然袭击后仍然有能力承担国家司令部的职能。”

如今尚不清楚DUCC的提案最初是由谁在哪里提出的。年美国国防分析研究所(InstituteforDefenseAnalysis)智囊团为美国国防部(DepartmentofDefense)开展了一项研究,专门分析美国的战略指挥、控制、早期预警能力是如何演进的。文中指出,“美国国防部根本无意研究DUCC概念的源起及发展。”不过研究人员在文中记述道,他们从国防部长助理办公室编程室的官员手中得到了一份文件,该文件早于希奇向麦克纳马拉提交的备忘录就提出了DUCC的概念。

时任美国国防部长的罗伯特麦克纳马拉在北卡罗莱纳州的布拉格堡,照片摄于年。TheWhiteHouse

美国国防分析研究所还发现,DUCC的设计参数在像极了美国战略空军司令部(AirForceStrategicAirCommand)提出的深层地下支持中心(DeepUndergroundSupportCenter,以下简称DUSC)。美国战略空军司令部于年提出了DUSC的概念,并于次年开始修建夏延山空军基地(CheyenneMountainAirForceStation),这是一处位于山体之下的综合设施。

夏延山空军基地入口处的演习。AirForceSpaceCommand

夏延山空军基地内一扇25吨重的防爆门。AirForceSpaceCommand

演习中的一辆“史崔克”轮式装甲运兵车在夏延山空军基地内。AirForceSpaceCommand

Gizmodo

上世纪50年代后期,美加北美航空航天防御司令部(U.S.-CanadianNorthAmericanAerospaceDefenseCommand)也曾经考虑建造一处极其牢固的超级战斗指挥中心,并容纳当时的地面控制拦截系统,“贤者系统”(Semi-AutomaticGroundEnvironment,简称SAGE),但是该司令部于年取消了相关计划。

贤者系统的操作员正在使用“光枪”进行操作。TheMITRECorporation

无论DUCC计划的概念源自哪里,驱使人们设计该设施的原因很明显就是当时苏联与日俱增的核力量,特别是核弹头的当量。年,前苏联首次测试了氢弹,比美国情报机构预计的要早好几年,该事件大大加剧了当时军方对备用指挥中心防御能力的担忧。

对于同一地区的反复核打击将带来数百百万吨当量的核爆,同时遭受多枚小型核弹的袭击也可以带来同级别的破坏力。更不必说可能遭受反地堡式核弹的攻击,这种武器可以在贯穿十几英尺的土壤之后引爆核弹,甚至可以对地下数百英尺深的防御结构造成破坏。(英尺约为30.5米。)麦克纳马拉及其他支持者还指出,这些核威胁让所有地面的战略指挥控制网点都极为脆弱。

年,美军已经开始着手布局国家军事任务指挥系统(NationalMissionCommandSystem),其中包括两处地堡,其一就是位于五角大楼的国家军事指挥中心,另外一处地堡则是候补国家军事指挥中心。所谓候补,就是对当时已经建成的候补联合通讯中心进行加固升级,技术上讲,该设施位于马里兰州的里奇堡军事基地,但它又处于马里兰州与宾夕法尼亚州交界处,位于阿巴拉契亚山脉蓝脊峰附近,被安置在乌鸦岩山综合体(又被称为“站点R”)中。顺带一提,国防部主导的乌鸦岩山综合体于年竣工。

乌鸦岩山综合体的地面区域,两个出入口位于蜿蜒小路的左边。GoogleMap

从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早期,除了乌鸦岩山综合体以外,美国政府为了保障危急时刻政府连续运转而兴建了大量地堡设施,包括刚刚提到的夏延山空军基地,还有弗吉尼亚州雪兰朵山谷的韦瑟山紧急行动中心(MountWeatherEmergencyOperationsCenter)。白宫及戴维营的总统避难区也都设有地堡,而且在年,西弗吉尼亚州的格里布里尔度假村(TheGreenbrierResort)还设有一个专门用于紧急安置国会官员的地堡。然而上述这些设施都不在国家军事任务指挥系统以内。

韦瑟山紧急行动中心的地面部分。GoogleMap

根据publicintelligence.net的标注,以上两张卫星照片正中的房屋建筑分别为韦瑟山紧急行动中心的东出入口(上图)及西出入口(下图)。需要注意的是,所谓的出入口位置未见山体,只有房屋,如果真的存在地堡,那么明显不同于乌鸦岩山综合体、夏延山空军基地“依山而建”的构造或“驱车直入”的空间规模。GoogleMap

(publicintelligence.net/mount-weather)

图为格里布里尔度假村地堡的剖面示意图。值得一提的是,该地堡目前对游客开放,下方网址是发布于格里布里尔度假村官方页面的地堡旅行须知。TheGreenbrier

当然了,国家军事任务指挥系统并不仅限于这些的地下设施,该系统还包括当时另外的一些计划,比如国家紧急空中司令部(NationalEmergencyAirborneCommandPost)和国家紧急海上司令部(NationalEmergencyAirborneCommandPost)。

第一架作为国家紧急空中司令部的飞机是一架改装后的波音公司KC-B,在原基础上增加了空中加油设备,扩展了通讯装置,并于年服役。该机型最终被重新命名为波音EC-J,从设计概念上看,与美国战略空军司令部的波音EC-A、EC-C“窥镜”(LookingGlass)空中指挥部极为相似,后者大约也在同一时期服役。在年,美国海军已经开始部署机体更小的洛克希德EC-“塔卡木”(TACAMO),使其充当与弹道导弹潜艇之间建立通信的指挥所,并加强陆基远程通讯站点的通信能力,但当时这一部署并不在国家军事任务指挥系统以内。

上文中的“窥镜”为美国空中指挥中心的行动代号,从年2月3日至年7月24日,每天24小时都有搭载相关设备及机组人员的EC-飞机盘旋在美国上空随时待命。图为亚利桑那州皮马航空航天博物馆展出的一架EC-J。Wikipedia

上文中的“塔卡木”是“接管撤出”(TakeChargeandMoveOut)的缩写,指美军的一种核战争通信系统,专门用于维系决策者(如国防司令部)与搭载核武器的核潜艇或其他武器之间的通信链。图为美国海军EC-Q,照片摄于年。Wikipedia

而美国海军也专门为国家紧急海上司令部计划打造舰队,该计划包括深度改造一艘俄勒冈城级重型巡洋舰——北安普敦号巡洋舰(USSNorthampton),以及一艘埃塞克斯级轻型航空母舰——美国海军莱特号航空母舰(USSWright)。两艘战舰分别于年及年开始作为战略指挥舰服役。这两艘战舰上搭载了当时最先进的通讯设备,《华盛顿邮报》曾经在报道中将北安普敦号巡洋舰形容为“漂浮的白宫”,在这艘战舰上美国总统及高级顾问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持续办公。

美国海军北安普敦号巡洋舰(左图)与莱特号航母(右图)。USNavy

在年11月7日,麦克纳马拉的办公室起草了一份备忘录,打算提交给时任美国总统的约翰肯尼迪,文中写道:“研究表明,国家军事任务指挥系统中固定综合体设施的运转以及这些设施之间的通信很有可能被1千万吨当量的核武器切断,这也就意味着只有移动中的飞机和船只可以免于这种情况。”

文章还提出,“安德鲁斯空军基地(译注:位于华盛顿特区以东12.9千米)的飞机需要10到15分钟的时间才能升空,如果核打击的目标是该基地的话,那么升空后还需要10分钟时间才能飞离5千万吨当量核武器的致命破坏范围。如果要乘船逃离的话,那么则需要30到60分钟的时间飞到港口。然而这两种撤离方案所需时间都超过了战术预警所能提前告知的时间范围。”

上文提到的备忘录已经被美国国防部公布,大意是说明当时华盛顿特区政府机构的撤离方案无法应对核打击的威胁,并提出了DUCC的设想。DepartmentofDefense

别忘了,这份备忘录的提交时间仅仅是古巴导弹危机结束一年之后,在这个时期美国和苏联恰恰都在担心双方之间爆发真正的核攻击。而这样的担心让人尤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shengduna.com/hsdhb/21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