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编著: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译者:黄潇潇后浪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内容简介

这本三十年来首次重新编撰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指南》介绍了博物馆*代表性的六百件精华藏品,呈现了世界各地六千年的视觉文化。全书由十七个展览部门的全体策展人通力完成,馆长托马斯·P·坎贝尔亲自撰写导言。每件艺术品都配以精美的图片和*的说明文字,既可作为参观手册,也可当作艺术类读物。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ropolitanMuseumofArt)是美国*的艺术博物馆,与英国伦敦的大英博物馆、法国巴黎的卢浮宫、俄罗斯圣彼得堡的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并称世界四大博物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主馆位于美国纽约5号大道,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另有位于麦迪逊大道号的布劳耶分馆和位于崔恩堡公园的修道院分馆。它藏有展品超过万件,拥有17个展览部门,个展室,常年展出的作品超过一万件,是当今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型博物馆。

图书目录

馆长序

导言托马斯·P·坎贝尔

古代世界

古代近东艺术

古埃及艺术

古希腊罗马艺术

世界文化

亚洲艺术

伊斯兰艺术

非洲、大洋洲及美洲艺术

武器和盔甲

乐器

欧洲

中世纪艺术

修道院分馆

素描和版画

欧洲绘画

欧洲雕塑及装饰艺术

罗伯特·雷曼收藏

美国

美国馆

现代时期

时装学院

现当代艺术

摄影

作品索引

图片来源

序言

馆长序

大都会博物馆上一次编制馆藏指南已是近三十年前,我在9年始任馆长时,就有意编制新的指南。现在,考虑到观众在参观展馆时的体验,我们认为制作一册精华藏品指南供观众在参观前后使用,会十分有益。

不过,对一个藏品极为丰富的博物馆来说,这并非易事。我们十七个展览部门的全体策展人通力合作,从藏品中选出能以吸引力的方式展现我们丰富馆藏的艺术品,并为每件艺术品撰写了说明文字。协调这项工作的任务落到助理出版人兼出版总经理格温·罗金斯基和欧洲绘画部意大利绘画策展人安德烈·巴耶的肩上。他们一起将堆积如山的材料贯通起来,编成了定稿。这份成果反映出我们编辑团队的卓越能力及本书设计师史蒂文·肖恩菲尔德的非凡才能。

在本书中,我认为明显可见的就是大都会博物馆百科全书式馆藏的出色质量和多样性。大都会博物馆不愧为一座世界性的博物馆,它展现了五千多年间全球每一个角落的视觉文化。当然,我们的终目标是吸引您进入这里的诸多陈列室,身临其境地体验这些展品。我充分相信本书将激励您这么做。

托马斯·P·坎贝尔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馆长

导言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在拥有件藏品以前就有这样一个观点:艺术可以使所有接触到它的人上进,可以促使个人信念擢升,可以帮助工业及制造业进步,可以使向善的理念实现;这是一个基本的社会和道德前提。

在这本弘扬大都会博物馆馆藏实力的图书的开头,有必要指出这些根本原则,因为令人啧啧称奇的是,借由这些根本原则,大都会博物馆在过去一个半世纪内,从一无所有发展成为堪称世界上伟大的百科全书式艺术博物馆。

百科全书式或“环球”博物馆的概念源于启蒙运动时期欧洲创立的模式。在大都会博物馆,我们的使命是跨越所有文化和时期收集人类伟大的艺术成就,包括早至公元前八千纪的物品。这些藏品中的精华既出现在我们十七个展览部门各自的永久展区,也出现在侧重特定主题、时期或艺术家的临时展览里。同一座博物馆内拥有如此丰富的素材,在看似迥异的历史和传统之间创造出特别的对话,这使我们的访客在一次参观中就能真正地周游世界。

从许多方面来看,大都会博物馆的故事都是独特的美国故事。这是一个关于雄心、公民责任和慷慨付出的故事:它来自年7月4日巴黎的一次午餐,借鉴了欧洲王室赞助了数个世纪的欧洲博物馆,美国著名律师约翰·杰伊在那一天宣布,美国需要自己的艺术博物馆,当天在场的一批美国同胞誓言要共同为之努力。于是,大都会博物馆在四年后成为现实。

自年成立以来,大都会博物馆就致力于推广民众教育。其使命宣言在这一点上毫不含糊,声明大都会博物馆“将坐落于纽约市,旨在为该市缔造并维护一座艺术博物馆和图书馆;鼓励并发展美术研究以及艺术在生产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推动相关主题综合知识的发展,并为这一目的而提供普及教育”。

年,坐落在中央公园的大都会博物馆首次开放时,受托人约瑟夫·乔特宣告大都会博物馆符合“数百万工人重要且实际的利益”(图一)。然而,博物馆在初的时期几乎无法向这目标迈进,因为它的开放时间与工作日完全重合,只有士绅阶层人群才有空参观(图二)。因此,大都会博物馆的早期参观者在人口构成上区别不大,与那群创办博物馆的富商一样。伊迪丝·华顿的小说《纯真年代》将十九世纪末的大都会博物馆描述为“在无人问津的孤寂中腐朽”。纽兰·阿切尔同奥兰斯卡伯爵夫人坐在空荡荡的大都会博物馆里,无奈地说:“唔,总有那么一天吧,我想,它会成为一座了不起的博物馆。”

事情确实起了变化。年,经过数年讨论后,大都会博物馆终于开始在星期日向公众开放。年的年度报告骄傲地宣称,大都会博物馆“已经不再仅仅吸引上流社会”。进入二十世纪,博物馆的观众及馆藏都继续增长。学生在这里受到欢迎,人群涌入展馆观看重要展览,如年的“哈德逊—富尔顿庆祝展”,年的“艺术家支持胜利”,年借来的《蒙娜丽莎》及年的“图坦卡蒙的宝藏”。随着大都会博物馆引起公众越来越多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shengduna.com/hsdlg/18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