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李小龙诞辰78周年,也是这位战无不胜的功夫之王的传世遗作——《生活艺术家》第10次印刷入库,感恩

一直以来,李小龙都以一个功夫高手的形象闻名于世。他有着明确的人生追求——就是在生活的每个层面都力求完美,成为一个生活的艺术家。李小龙诞辰78周年战无不胜的功夫之王

人们谈论他的英年早逝,谈论他那副双截棍和那身明黄色的运动衫。作为实实在在改变了好莱坞、改变了全世界影迷对于中国功夫的华人,今天这篇文章里,你将了解到一个不一样的李小龙。

01

你以为李小龙从小是练武奇才?

年,李小龙出生在美国加州旧金山。他出生时全家生活困难,当时闹霍乱死了很多人。迷信的祖母为他取了“细凤”这个女性化的乳名,希望能欺骗牛鬼蛇神,免遭鬼魅加害。

他的童年和少年是在香港度过的。李小龙小时候,身体非常瘦小,一刮风下雨,他就感冒发烧,基本医院。父亲为了让他变得强壮,少生点病,只能教他练武,他7岁时,父亲便开始教他打太极拳。但以李小龙的体格,别说是什么练武奇才,甚至连庸才都算不上。

他从小是近视眼,后来,他父亲给他配了一副眼镜,一翻跟斗,眼镜就飞出去了。别人还在扎马步时,他还在满地找眼镜。除此之外,李小龙天生扁平足,是个鸭掌脚,走起路来像鸭子一样左右晃。更不能像常人那样全部脚掌贴地平蹲,这样身体条件,是根本不适合练武的。

年,13岁的李小龙在达街武馆内第一次见到叶问。叶问穿着深色长衫,身材很瘦,不喜多言,一点都不像练武之人,倒像个教书先生。李小龙跟着叶师父苦学了六年咏春,他把叶问当父亲,叶问也很疼爱他,把他也当成儿子看待。

李小龙和师父叶问

少年李小龙

在他刚成年的那段时间,香港暴力团队猖獗,李小龙不止一次为了同学、朋友和家人挺身而出,对于黑社会的暴力行径,李小龙曾愤愤不平:坏人猖獗,就是因为好人沉默。

他曾经说过:人与人之间之所以千差万别的原因并不在于我们的生命中发生了什么,而在于当我们面对人生中能测试生命勇气的重要境遇时,选择用什么样的方式作出回应。

02

你以为李小龙只是一介武夫?

李小龙的舞艺也出类拔萃。年,李小龙还参加过“全港恰恰舞公开赛”。李小龙击败过去三年的冠军查理·欧文,赢得校际西洋拳击少年组冠军。同年,又获得了全港恰恰舞公开赛冠军。

李小龙跳恰恰舞

年4月29日李小龙怀揣父亲给的元美金,乘“威尔逊总统号”客轮经日本转赴三藩市,远赴出生地美国读书。初到异国他乡,他给友人的信中写到想成为一名医生。之后,他考入了华盛顿大学。在念大学期间,李小龙写的诗还被美国文学刊物发表。

李小龙还擅长翻译诗歌,将大量的中国古典诗词翻译成英文诗,如将赵孟妻子的《我侬词》翻译成了唯美的英文诗。大学期间他还主修戏剧表演,演话剧、设计舞美、写剧本,在校期间,已有剧本被美国导演看上。

李小龙熟读苏格拉底、笛卡尔等,最喜欢哲学家是庄子,许多人后来都说李小龙是哲学家,李小龙说:我学哲学,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自己。

即使在后来他拍戏磨砺演技的时候,李小龙也不满足于单单做一个影像制造者,而是一直坚持暂时和表达他的本真自我。这也不是偶然,一直以来,李小龙都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写作进行自修,以拓展自身的潜能。他不肯错过任何一个在“事实”和“情境”中接受教育的机会,并借此拓宽对自我的认识。

03

你以为李小龙只是一个武打演员?

年,李小龙签约香港嘉禾电影公司,他拍电影,两大特点:拒绝假打,拒绝特技。要打就硬桥硬马,拳拳到肉。李小龙从影生涯仅两年,主演了四部功夫电影:《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龙争虎斗》。另一部《死亡游戏》只拍摄了15至20分钟的胶片。

年3月22日,《精武门》在香港上映,当年成龙还是一个龙套演员,剧本需要李小龙飞身一脚踢飞一个日本武师。导演说:你脚力那么强,谁能扛得住。成龙说:让我来!结果李小龙一脚就把成龙踢懵了。

还是拍《精武门》时,李小龙喜欢“我打,啊打”的怪叫,制片人觉得太搞笑,说“像个猴子”。李小龙却坚持要这样配音,所有创作人员都不看好,觉得这会毁掉整部电影。

但谁都没想到,电影一放映,他招牌式的怪叫,让观众热血沸腾。无数人为之疯狂,纷纷模仿。

李小龙的影响力有多大?成龙、甄子丹、吴京,每一个武打演员都把李小龙奉为偶像,连周星驰都是他的死忠粉,曾经在自己的电影中无数次通过各种桥段模仿李小龙,更别提星爷后来专门拍了一部《功夫》来致敬他。

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说,在李小龙之前,从未有过真正的功夫电影,从他之后,世界功夫电影开始发生翻天覆地改革,是他开创了“功夫电影”这一中国独有的类型片。

动作汇集在最具影响力的李小龙武学名著里

永不过时的截拳道理论经典

全球首次授权中文版

《截拳道之道》

作者:李小龙

出版社:后浪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导演昆汀·塔伦蒂诺拍了《杀死比尔》致敬偶像。

“他打碎了美国人对中国人固有观念,也改变了美国人对华人的看法。”

《KillBill:vol.2》()

关于中国基本拳法,这部李小龙的经典著作《李小龙基本中国拳法》也不得不提,书中功夫大师李小龙对中国功夫的基本姿势、腿法训练、行动要领进行了精到独特的介绍,并以亲身经验分享了中国拳法的训练方式和格斗技巧,也对中国功夫的历史和阴阳哲理进行了引人深思的论述。

《李小龙基本中国拳法》

作者:李小龙/BRUCELEE

出版社:后浪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本书包含李小龙亲自模拟展示的各类实战场景,丰富的照片以及李小龙亲笔注释,为李小龙的读者、武术爱好者、收藏家完美地呈现出李小龙最纯粹的功夫世界。

04

你以为李小龙是个不懂温柔的硬汉?

不,其实李小龙也有自己软弱和苦闷的时候。李小龙的嫂子林燕妮曾经说过,那时李小龙刚到美国不久,有时还要去餐馆打工,为能登台在场晚会的间场几分钟表演个恰恰舞而欢天喜地。他只是个为了未卜前程而心事重重的大男孩,还不知道自己将来命运的传奇走向,林燕妮曾在接受访谈时说,李小龙告诉她,“有时他会半夜醒来,坐在床上大哭一顿”。

李小龙和林燕妮

难怪林燕妮这样说李小龙:“他不动手时,是很温柔的。可惜他所拍的功夫片,不是大打便是大叫,观众没机会看见他静的样子。”

的确,在电影里,李小龙扮演的一律是以一敌十的铁血硬汉,打起架眼神冷酷,出拳快速有力,三脚回旋连环踢迅猛致命,打完环顾躺倒在地的敌人时,有种睥睨众生的范。如果说电影里的李小龙扮演的是相对含蓄的传统东方男性形象,生活中的他则是彻底西化的作风,坦率地风流。

根据李小龙的弟弟的回忆,李小龙从少年时代起,就是泡妞高手。“我哥哥不止两个(女朋友),他当时很有型,又很会哄女孩子开心。但他不是花心,也没有跟哪个女孩子确定过关系,因为他最怕她们互相之间不开心。”

所以,如果你仔细翻阅《生活的艺术家》里收录的李小龙写的诗,你会觉得,字里行间的那个他是一个情感细腻又浓烈的文艺男青年。

《生活的艺术家》

作者:李小龙/[美]约翰·里特(编辑整理)

出版社:后浪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他是战无不胜的功夫之王,

却深谙玄妙的东方哲学,

用无为的道家思想诠释功夫的真谛。

他是叱咤风云的好莱坞巨星,

却厌倦浮华喧嚣的名利场,

在宁静的自我思省中探求人生的真理。

这些鲜活的文字透过时空,将一代功夫之王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再现于读者面前。在本书里你会遇见一个不一样的李小龙。

年7月20日,33岁的李小龙在拍摄《死亡的游戏》期间意外猝死,他的离世和真正死因至今还是留给这个世界的谜。

在他逝世30周年的的时候,他被美国《TIME》杂志评为“二十世纪的英雄与偶像”。国际权威杂志《黑带》更把李小龙列为世界七大武术名家之一。

由李小龙遗孀琳达女士和《黑带》杂志创始人水户上原,根据一代功夫之王李小龙的存世遗稿整理而成的《李小龙技击法》一书中,凝聚了一代功夫之王李小龙毕生的武学精要。

书中介绍的技法动作皆配有世面上极为罕见李小龙真人示范照片,让读者在阅读时如获李小龙亲身指导。

《李小龙技击法》

作者:李小龙/水户上原(编辑整理)

出版社:后浪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荧幕上的无欲铁汉、私底下的风流情人和温柔丈夫、大学里淡泊名利的哲人高手、现实生活中进取的功夫明星、诗歌王国里敏感浪漫的文艺青年……这都是他。

他的魅力正在于所有复杂微妙侧面呈现出的那个饱满丰富的人。

李小龙的墓碑上面写着: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

这也是他一生的哲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shengduna.com/hsdfg/20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