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管理世界的方式,即华盛顿共识——一种主张自由化、放松管制、私有化和低通胀的经济意识形态——如今甚至连在华盛顿也得不到支持了”。月20日,英国前首相、曾在─年主政英国的戈登?布朗(GordonBrowna)在广州举行的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上如此表示。

  

“还有另外一个可能的未来”,布朗在会议开幕的视频讲话中警示道,“我称之为PPN——即,保护主义、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他们带来的是更多的关税、更多的壁垒和更多的孤立主义”。

  

他观察道,这种“防御性的民族主义”还演变成了气势凌人的“我者vs.他群式”的民族主义,使整个世界分裂成了一个个孤岛。

  

布朗形容,由特朗普带领的“美国优先”风潮开始在全球复制,出现了“俄罗斯优先”等不同版本。即便是在新冠肺炎中,各国都遭受了同样的疫情、同样的衰退,且都知道在疫情下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然而“我们仍然看到,在疫苗问题上的民族主义和卫生领域的保护主义”。

  

布朗表示,不能过分热衷于维护狭隘的国家自身利益,而忽视了国家自身利益与全球利益如何协同共进的大视野。

  

他强调,当前国际关系中的重要问题是我们能否为未来的合作找到基础,以防全球陷入“一个世界、两种体系”的境地。布朗说,全球前进的唯一出路不是“华盛顿共识”、不是保护─民粹─民族主义,也不是“一个世界、两种体系”的想象,而应走一条“在能合作的地方尽可能合作”(cooperationwherepossible)的路线。

  

布朗表示,目前西方国家正面临历史变革:政府不仅是最后的贷款人,而且还是最后的保险人,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最后的生活来源和就业的提供者。因此西方政府不仅要考虑经济复苏,而且要重构社会契约,改变市场与国家之间、个人与社区之间的关系。

  

回顾中国过去30年来的各方面成就,布朗说,中国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使8亿中国人摆脱贫困;使90%以上的孩子完成中小学教育,孕育出5亿中产阶级──这一数字还即将在年达到0亿。同时中国还致力国际合作,领导着联合国5个专门机构中的4个,“而几乎其他所有国家,都只担任一个联合国机构的领导职位”。

  

布朗说,如今各国目标的应是“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摒弃闭关自守的偏狭态度”。

本文未完,点击"阅读原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shengduna.com/hsdhb/15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