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签订不平等条约二十一条
王家怀医生北京中科 http://baidianfeng.39.net/a_zzzl/250605/w7vjm22.html 年8月,欧洲爆发了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强分裂成为两个对立的营垒——以德、奥等国为一方的同盟国集团和以英、法、俄等国为一方的协约国集团。这两个集团因战争拖身,互相牵制,无暇东顾。日本帝国主义认为这是它推行“大陆政策”,独占中国的天佑良机,因此,大战刚爆发,日本就以“承担日英同盟的义务”为借口,打着“保卫东亚和平”的幌子,向德国宣战。 日军名为对德宣战,却把进攻矛头首先指向中国。当时,德国在胶州湾租借地青岛驻有军队,8月27日,日军封锁胶州湾,并以进攻青岛的名义出兵山东。为了扩大侵略中国的范围,日军两万多人从远离青岛公里的龙口登陆,先占领莱州半岛,接着又强占潍县车站,并沿胶济铁路西进,占领济南车站,并在济南留下驻军。 11月7日,占领青岛,获取了胶济铁路全线及其附近的矿产。日军沿途驱逐中国军队,所到之处,奸淫烧杀,大肆掠夺,无所不为。整个山东凡日军占领之地,都实行军管,把中国人民当成亡国奴,横加迫害,人民受难,苦不堪言。 日军占领青岛后,所谓对德作战已告结束,但仍不肯退兵,也不肯将所占地方交还中国。很明显,日本帝国主义是以对德作战为幌子,企图从德国手里抢去中国的胶州湾以及取得对我山东全省的控制。 而中国当时的袁世凯政府是一个卖国的政府,除了发几个书面抗议和进行所谓“交涉”外,根本就不可能以武力抵抗日本的侵略。而就在这时,袁世凯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划称帝丑剧,到处寻求帝国主义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帝国主义的胃口越来越大,态度越来越蛮横。 年1月,日本向中国政府提出的,企图把中国的领土、政治、军事及财政等都置于日本的控制之下的二十一条无理要求。年1月18日,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晋见袁世凯,递交了二十一条要求的文件,并要求袁政府“绝对保密,尽速答复”。 二十一条共分五大项:①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山东省不得让与或租借他国。准许日本建造胶济铁路专线;开辟山东省主要城市为商埠。 ②承认日本人有在南满和内蒙古东部居住、往来、经营工商业及开矿等项特权。旅顺、大连的租借期限并南满、安奉两铁路管理期限,均延展至99年为限,吉长铁路由日本管理,期限也为九十九年。 ③汉冶萍公司改为中日合办,附近矿山不准公司以外的人开采,直接控制了中国当时最大的铁矿山和炼铁企业。 ④所有中国沿海港湾、岛屿概不租借或让给他国。 ⑤中国政府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财政等顾问。中日合办警政和兵工厂,聘用日本技师。武昌至南昌、南昌至杭州、南昌至潮州之间各铁路建筑权让与日本。日本在福建省有开矿、建筑海港和船厂及筑路的优先权。日本人在中国有传教之权。 二十一条要求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袁世凯不敢立即表示接受。消息一经传开,反日舆论沸腾。欧美列强对日本损害他们在华的侵略权益一致不满,纷纷给予抨击。 正式谈判于年2月2日开始。日本以支持袁世凯称帝引诱于前,以武力威胁于后,企图使袁世凯政府全盘接受。中国人民反日爱国斗争日趋高涨,日本见事态严重,便一面宣布第五项为希望条件,属于劝告性质;一面提出新案,内容与原要求一至四项基本相同,仅将若干条文改用换文方式。 5月7日日本发出最后通牒,限48小时内应允。袁世凯指望欧美列强干涉落空,又怕得罪日本,皇帝做不成,便以中国无力抵御外侮为理由,于5月9日递交复文表示除第五项各条容日后协商外,全部接受日本的要求。5月25日在北京签订了所谓“中日条约”和“换文”。 二十一条是日本政府以支持袁世凯称帝为交换条件,于年1月18日,向袁世凯提出的旨在灭亡中国的21条秘密条款。是日本帝国主义以吞并中国为目的而强加于中国的单方面“条约”,袁政府事后也不得不声明此项条约是由于日本最后通牒而被迫同意的。此后历届中国政府均未承认其为有效条约。 年的华盛顿会议上被废除部分条款。随后条约内容不断被改写,直至年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失败后彻底废除。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shengduna.com/hsdlg/23091.html
- 上一篇文章: 被叫做现代白求恩,这个外国人做的事情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