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继畬的华盛顿论在近代思想史上的地位
北京中科白殿疯怎么样 http://www.weidumeiye.com/ 〔提要〕将徐继畬的华盛顿论,置于整个近代中国华盛顿论的系统中,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出徐继畬的思想地位。在徐继畬之前,传教士的论著中,虽然也有华盛顿论,但徐继畬并不知悉。在徐继畬之后,中国知识界不断有人评论华盛顿,内容相当丰富,有的继承、演绎了徐的评论,有的发展、深化了徐的评论。其大框架依然是事功与道德,其主要方面,依然是创立民主制度与个人高风亮节,这两点,都是徐继畬开创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徐继畬的华盛顿论,在近代思想史上,具有开创性的典范意义。 关键词:徐继畬华盛顿论思想史 徐继畬对华盛顿的评价是人所熟知的。为了讨论的方便,我这里还是有必要将他的评论引录如下: 兀兴腾,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骎骎乎三代之遗意。其治国崇让善俗,不尚武功,亦迥与诸国异。余尝见其画像,气貌雄毅绝伦。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 这段话见于徐继畬《瀛寰志略》的稿本《瀛寰考略》(年)。日后《瀛寰志略》成书时,保留了这段话,只是将“兀兴腾”改为“华盛顿”。徐继畬还在另外一处写道: 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 这两段话后来被美国传教士拼接在一起,刻在石碑上,砌入美国华盛顿纪念塔内。 这两段话就是我要讨论的徐继畬的华盛顿论。 先看徐继畬之前的华盛顿论。 对华盛顿进行评价,不自徐继畬始。 美国在年成立,八年以后,中美两国有了民间交往。年美国轮船“中国皇后”号来华,是为中美民间交往的开始。以后,中国政府和有关人士开始注意这个大洋彼岸的国家。 年(嘉庆二十二年),两广总督蒋攸銛在向朝廷报告有关美国船只走私鸦片问题时,称美国来华货船较多,亦最为恭顺,并谈到美国没有国主,头人四年一换:“该夷并无国主,止有头人,系部落中公举数人,拈阄轮充,四年一换。贸易事务,任听各人自行出本经营,亦非头人主持差派”。这是迄今所见中文资料中,中国官员第一次注意到美国政治制度的独特之处。但是,没有提到华盛顿的名字。 年在,英国传教士麦都思在所写的《地理便童略传》中,对美国政体有所介绍,内称“花旗国无王,只有一人称总理者治国家的事,期在任四年,然后他人得位。”书中也没有提到华盛顿名字。 年至年间,英国传教士出版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刊载《全地万国纪略》,介绍了美国的情况:“花旗国,其京曰瓦声顿。此国原分为十三省,而当初为英国所治。但到乾隆四十一年,其自立国设政,而不肯再服英国”。这个国家虽为新国,但土地广袤,其民人年年繁殖加增,“日后此国谅必为亚默利加全地之最大者。盖其人有智有力,其今所有之地为宽大,好为耕织,又盛产各物,又其海边之港为多”。这份杂志还是没有提到华盛顿。 直到年代,华盛顿的名字才开始在中文出版物中出现。 年,在由传教士郭实腊等人主编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杂志,第一次明确述及华盛顿。道光丁酉年五月(年6月),杂志在一篇题为《论》的论说中,介绍美国情况,称其国行宽政,以仁义建国,民人富庶,国势强盛,“教授振举国者之君子,称华盛屯。此英杰怀尧舜之德,领国兵攻敌,令国民雍睦,尽心竭力,致救其民也。自从拯援国释放民者,不弄权而归庄安生矣。”文中将华盛顿译为“华盛屯”,赞誉他有尧舜之德,能解救人民,不贪恋权位。 第二次,道光戊戌年正月(年2月),杂志刊载一篇题为《华盛顿言行最略》的文字,九百多字,比较具体地介绍了华盛顿的事功、道德与历史地位。内称“经纶济世之才,宽仁清德遍施,忠义两全之烈士中,华盛顿独立无比”。文章介绍华盛顿少年时,虽学问未出人头上,然见识历练,才能高大,最有胆量,雄烈过人。在独立战争中,华盛顿“不干民之誉,而真推民之兴,不自贪俸禄,宁收清贫,并无害人利己矣”。美国建国后,华盛顿“虽势浩大,威震天下,弄权在掌握之中,为所得为,然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竭心忠诚,昼夜专务。良民知华盛顿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故立之为国之首领主。华虽愿避静潜修,悦听民之声,在位八年,治国如运于掌,政情利达,百姓动履亨嘉,其名声高著,流芳百世”。 年,美国传教士裨治文(ElijahColemanBridgman,署名“高理文”)在新加坡用中文出版《美理哥合省国志略》,比较全面地介绍了美国各方面的情况,是鸦片战争以前最为系统介绍美国的中文著作。书中对华盛顿的历史功绩作了比较具体而详细的介绍,言及华盛顿当选美国总统,但述而不论: 时国泰民安,必须立首领,设国法,使领邦知而不正视,群庶畏而勉恪遵,此要务也。故乾隆五十三年春,有各省衿耆至费拉地费议其事,共推华盛顿为首。议四月毕,及散归,各执所议之条款回省,告于省内之人,再议一年,复至费拉地费再议,然后定。国法虽定,尚未有文武员弁,遂议立华盛顿为国首领,文武各员,亦议定焉。首领之名由是而起。 道光二十四年,梁廷枏主要根据《美理哥合省国志略》而写的《合省国说》,述及华盛顿史迹,特别赞赏华盛顿的品德:“为人公正自矢志,不事威福,不辞劳瘁。既罢,常以暇日率官绅人士与农并力耕作,国中人传为美谈。卒之日,举国伤悼,思其保障功,群尊之曰国父。” 这些就是徐继畬之前中文出版物中关于华盛顿评价的主要内容。 以徐继畬的评价,与这些介绍、评论相比,可以明显地看出,徐继畬是将华盛顿的事功品德置于中国文化评价系统中,既重视其私德即个人素质,盛称其勇、雄,将其与陈胜、吴广、曹操、刘备相比,更突出其公德即对国家与历史的贡献,盛称其不僭位号,不传子孙,开创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将其与尧舜相提并论,即所谓三代之遗意;既重视华盛顿的武功,也强调其文治,所谓治国崇让善俗。这样,内圣外王,华盛顿成为雄绝千古的圣人。徐继畬从世界范围与人类历史两个维度,从事功与道德两个方面,予华盛顿以无比崇高的评价。其实,这样的圣人,不只是西方,就是在中国,也只有传说中的三代尧舜庶几近之,其他历代所谓圣君仁帝,无一能及。但是,徐继畬还是笔下留有余地,将其限制在西方范围之内,说是“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 以徐继畬的华盛顿与上述诸人对华盛顿的评论向比较,可以看出,《华盛顿言行最略》一文对华盛顿的评价,与徐继畬的评价有异曲同工之处。但是,从徐继畬写《瀛寰考略》所用“兀兴腾”,到《瀛寰志略》定名“华盛顿”,可以推测,他在写《瀛寰考略》时,并没有见到《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上刊载的《华盛顿言行最略》。“兀兴腾”的读音,比较接近用北方官话读Washington的声音,而“华盛顿”则接近用广东话读Washington的声音,但“华盛顿”从字面上看比“兀兴腾”更为雅致,日后“华盛顿”成为定译,这是译名雅化的结果。也就是说,徐继畬对华盛顿的评价,是他在无所依傍、无所继承、无所参考的情况下独立做出的,这反映了他的高见卓识。 再看徐继畬之后的华盛顿论 徐继畬之后,中国不断有人评论华盛顿,有的继承、演绎了徐的评论,有的发展、深化了徐的评论。 稍后于徐继畬,魏源在《海国图志》百卷本中,绝口称赞华盛顿开创的美国民主制度: 呜呼,弥利坚国,非有雄才枭杰之王也,涣散二十七部落,涣散数十万黔首,愤于无道之虎狼英吉利,同仇一倡,不约成城,坚壁清野,绝其饷道,遂(逐)走强敌,尽复故疆,可不谓武乎!……二十七部酋,分东西二路,而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受代,一变古今官家之局,而人心翕然,可不谓公乎!议事听讼,选官举贤,皆自下始,众可可之,众否否之,众好好之,众恶恶之,三占从二,舍独徇同。即在下预议之人,亦先由公举,可不谓周乎! 魏源还称赞美国在处理与英、法关系方面的“智”,在经济方面的“富”,对华关系上的“谊”。魏源认为,仅设统领、不设国王、事简政速、令行禁止的民主制度,具有永恒的价值,可以“垂奕世而无弊”。魏源的评论,所谓武、智、公、周、富、谊,较之徐继畬的评论更为细致一些,但总体上没有超出徐继畬的范围。 稍后于魏源,上海文人蒋敦复写过一篇《华盛顿传》,称颂华盛顿: (合众国成)华盛顿复慨然辞众,谢兵权,归田里。各部酋长、诸将校军士、百姓咸免冠额首而前曰:大王功德巍巍,群臣愿奉大王为吾国主。乃大诰于众曰:有国而传子孙,私也;权重而久居之,乱之基也。其罢帝号,勿传世,勿终身执国柄,分建列邦。邦之百姓,推择一人统其众,为伯勒格斯(君民共政之称)。众伯勒格斯中推择一人为大伯勒格斯,军国大事,咸取决焉。然必与众会议乃成,一人不能独占威福,四载一易。大众请留,更历四载,必易。既及英平,思与民休息,乃下令曰:继自今以往,如有贪利忘义,削民膏、残民命者,与吾民共诛殛之毋赦。当是时,人和年丰,化行俗美,华盛顿名赫赫,至今称道弗衰云。 以蒋敦复的议论,与徐继畬、魏源相比,除了文字上的不同,意思完全一样。 年,李善兰为日本人所译《米利坚志》作序,基本上是演绎徐继畬的评价: 夫米利坚州者,昔荆榛遍地,野蛮杂处,今者文物声名,冠于地球,谁之功也?自科伦布创觅新地,西班亚英法诸国之人继之,西州之人来者日众,疆土日辟,分为数十邦,大半为英之属地。既而苦英之虐政,于是十三邦会议自立,不奉英命。英以兵来,则共推华盛顿到大帅以拒之,连战数年,英与之和,国乃立公会,议立大统领,所谓伯理玺天德者也。定例四年一易,传贤不传子,令通国公举其人,群推华盛顿。四年期满,欲避位,举国共留之,又四年,卒让副统领而去,遂为永制,至今百余年未有传子者。呜呼,华盛顿可谓非常之人矣!……华盛顿勘定大乱,勋绩甚伟,而不自满假能,一遵公议,首先避位,以为永法,使米国长享太平,日盛日强,西州诸大国俱憚而重之。呜呼,此真非常之人始能成此非常之功也。试考地球万国,自古及今,除中国尧舜之外,有能行此者乎? 《瀛寰志略》问世以后,影响不断扩大,蒋敦复、李善兰等人,很可能都读过《瀛寰志略》。 年5月17日《万国公报》第卷载文《华盛顿肇立美国》,称“美国有民主以顿为始。” 年,上海出版的《画图新报》第四期,载华盛顿画像与《华盛顿小传》,小传内容采自裨治文的《大美联邦志略》,文末有简短评论:“呜呼!华盛顿勘定大乱,厥功甚伟,而不自满,首先避位,使美国常享太平,各大国皆憚而敬之,顿亦人杰”。 年,黎汝谦与蔡国昭合译的《华盛顿全传》出版。书凡8卷,原作者洱汾?华盛顿(WashingtonIrving,-)是美国著名作家,有“美国文学之父”之誉,《华盛顿全传》(LifeofGeorgeWashington)是他在长期调查研究基础上精心撰写的力作,一百一十多万字,皇皇巨著,年出版。黎汝谦在日本神户担任领事期间,读到《华盛顿全传》,很为佩服,乃嘱领事馆译员蔡国昭将其翻译出来,并亲为润色。此书出版以后,很受学界重视,对于传播华盛顿生平事迹,影响很大。戊戌维新期间,时务报馆又将其排印重版,名《华盛顿传》。但是,黎汝谦与蔡国昭对华盛顿没有发表自己的评论。 年11月,《万国公报》刊载华盛顿像,标题是《大美开国民主华盛顿像》。 年6月6日,《申报》刊载《美利坚国考略》,内对华盛顿历史功绩有所评价,称“华盛顿既得国,不欲私为己有,乃自立为民主之国,称总统为伯理玺天德,每四年满任,任满或可再留,然亦不得过八年之限。其选举总统也,令民人各举乡里之有声望者,书其姓名,纳诸柜,阅日启柜出之,立所举最多者”。 年,宋恕在《六字课斋津谈》中,述及华盛顿,对华盛顿为何不称帝而实行民主制度,有自己独到的看法。他说:“世谓华盛顿创西国民主之局,非也”。他列举欧洲历史上希腊雅典民主等事例,说明民主制度并非华盛顿首创。在华盛顿之前年,屋大维已有“十年让位”之定例。即使是美人叛英自立之议,也不是华盛顿首先提出来的。但是,宋恕强调,“纵观西国英雄,如法之拿破仑,英之格朗穵(即克伦威尔-引者),其初皆起于民主党,及功成名立,仍谋世袭,独华盛顿坚拒诸将奉为皇帝世袭之请,异矣”。宋恕仍对华盛顿表示崇高的敬意。年,他在上海以《华盛顿颂》为题,命学生作文。 年,章太炎在一篇文章里,称赞华盛顿“于不毛之地,剪除榛薄,始奠天地,其功若女娲、燧人,杀黑龙而积芦灰也。当斯时,民非斯人固无所戴矣。斯人者出而令而创民主,民固无所竞矣”。 年出版的《万国分类时务大成》,,介绍各国国君之后,案语中写到华盛顿,并比较华盛顿与其他美国名人之历史地位: 美自自主以来,其总统之著名者惟华盛顿、临艮、格兰脱三人,华盛顿为创业之君,其功尤大,临艮、格兰脱为中兴之主,敉平南北花旗之乱,其功在北花旗。又闻当南北花旗争战时,南花旗之主谋者为爹矮士,其才足与临艮、格兰脱颉抗,惜粮饷不充,致势不敌,未可以成败论人也。 年,福建人黄乃裳为美国人编的《大美国史略》作序,特别强调华盛顿创立的制度在全世界的意义,认为:“一时所立国制,下令人民共商可否而后行,此固天下万国所无,而美国独有也。于是以征伐得天下之风先于南北美洲绝其迹,而步美国后尘者,或立为民主,或改为民主,计美欧两洲今已二十余国,且变君主为君民共主,遍欧、非、澳皆是,要皆华盛顿之体天立极,有以树厥风声耳。”黄乃裳认为,华盛顿开创的民主制度,不光对于美国、美洲,对于欧洲,而且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上,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具有永恒的价值: 然则天生华盛顿非为英生一劲敌,实为美洲数千万生灵,及如许族类土人黑人,生一仁明英武之主,并为欧、亚、非、澳诸洲,生一出类拔萃者,挽回万国运会,以复于唐虞揖让之天,使人人各得其自主之乐,而不再闻苛政暴敛之苦!不然,何以在位仅八年,举地球为之震动耶!且继君美之二十三主,何以皆能仰体其德意,百年之间,拓地至四十五邦,俾其国蒸蒸日上,自政俗、学校、制造、矿化诸大端,度越欧洲,而震今烁古耶! 年编就的甘韩《经世文新编续集》,收有一篇《华盛顿布伦士维廉合论》,将华盛顿事功与普鲁士的布伦士维廉相比,认为华盛顿的成功条件尤为困难,“华盛顿者资兼文武,发于畎亩之中,初举度地官,终为大统领,与英血战八年,备尝艰苦,终致美为自主之国”。华盛顿面临的形势是强英日侵,将帅多叛,但最后立伟勋、开大业,全国富强,四邻震羡,“华盛顿不诚旷世之伟人哉!” 年,华盛顿事迹被写入小学教科书: 华盛顿者,美利坚之总统也。美立国至今才百年,百年以前,美为英国属地,英待其民,甚为暴虐,华盛顿创离英独立之说,举兵与英人抗,英不能敌,许其独立。华盛顿既为美君,不传位于己子,而使国人公举才能之士,三年任满,则复举而代之,名曰总统,又曰民主。 年,上海开明书店出版日本学者福山义春著、中国学者汤济沧翻译的《华盛顿传》,将华盛顿评价推到一个新的境界。其特点,一是将华盛顿放在更加全世界的范围内来评论,特别是将华盛顿与拿破仑相比,远在拿破仑之上,二是突出华盛顿个人素质中的过人之处,有些近于神话: 拿破仑与华盛顿,皆近世史中之大伟人,一则牺牲己身,而造美国千载之基础,一则席卷欧洲之天地,而唱霸于一时;一则功成名遂而退,一则身败名裂,死于一荒岛之中,而为世人所痛惜。盖二人之成败虽不同,而为绝世之事业则一而已。……虽然,以华盛顿与拿破仑较,则其境遇、其性质,皆绝然不同。拿破仑则乘风云之际会,顺时势之潮流,而希己之光荣。华盛顿独反对此定例之潮流,立于逆境,而尊重所以为国家为人类之正义公道以成事,未尝顾一身之光荣,故一以气魄之大称,一以正义博爱之大称,一如风雨之摇山谷,海波澎湃,浩无边际,一如春日和煦,天地清明,群羊嬉嬉而食春草,孰大孰小,又岂容判其径庭哉! 翻阅古今东西之历史,按所谓英雄豪杰之生涯,其成就大业,名辉千载者,不仅才学识量胆略之非凡也,必其富于天真烂漫,有不欺己不欺人之性格,则一朝焕发其至诚之灵气,可奋然蹶然以从事矣。彼华盛顿者,惟见其皇天赋与我成就伟业之能力,则不敢放失,举世托我于成就伟业之大任,则不敢有负,夙夜孜孜,无或少懈。……是故世所谓英雄豪杰之士,成就大业,垂名竹帛者,必不仅才学识量胆略之非凡也,必其天真烂漫、不欺己不欺人之性质,灼灼于胸中,有恻隐之心念,有献身之精神,始可制活机而成绝世之事业。征之史册,昭昭然矣。故彼一生中最啧啧于人口者,在公正之目的,纯洁之手段而已。至于政治家之诡计,彼未尝一为之也。 年出版的《地球英雄论》中的《华盛顿论》,将近代中国华盛顿论推到顶峰,将华盛顿与近代诸多英雄豪杰相比,并将其美德与中国古代名人相比,认为华盛顿不但在海外是第一流人物,远远超过拿破仑、彼得大帝、格兰特、俾斯麦、与中国古代名人行事相比也很杰出: 尝阅佐治华盛顿传,不禁为之踌躇满志、慷慨击节曰:如华盛顿者,殆海外之第一流人乎?何气度之远、仁爱之深,与我古名人相似!今人之谈海外豪杰者,若拿坡仑、若大彼得、若格兰脱、若必士麻克,皆啧啧人口,传诵勿稍衰,然大都鹰膦虎视,强忍悍鸷,奋发有余,涵养不足,求其和平温厚,能泽我中土诗书之气者,盖百不获一。然则华盛顿者,非海外之第一流人乎!华盛顿之才之学,战功之懋,见机之决,俱高出当代诸人之上,而其气度之远,仁爱之深,则又非大彼得辈所能梦见者矣。猜忌之私,非甚盛德,不能无也,而华盛顿与毕辣笃该利吾辈,终不忍以私嫌误国事,其殆相如廉颇乎!惜二将之非其人也,以杀示威,制军阃者类然。华盛顿时以生民为念,其与我白起、庞涓之流,仁暴盖悬殊矣,直曹彬之亚也。身经三十七战,论功行赏,常若欿然,殆大树将军邪!不然,何念之下也。虽有挫折,不损其气,卒以转败而为功,殆孟明霸西戎、范蠡报会稽矣!其在军也,遍览名胜图画自娱,大敌当前,好整以暇,其犹有缓带轻裘、雅歌投壶之遗致哉!迨至再辞总统,逊位殷勤,名立功成,急流勇退,则揆诸隐营菟裘,目夷避位,殆又过之。呜呼,气度如此,仁爱如此,夫岂彼得、拿坡仑、格兰脱、必士麻克诸人所能同年语哉!为海外第一流人,所以与我古名人之行事往往相似云。 华盛顿是彪炳史册的一代伟人,也是一个可以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由不同人群、按不同需要反复解读的文化符号。反对压迫,反对苛政,追求自由,开创民主,不恋权位,废除专制,英勇果敢,坚强不屈,宽厚待民,诚恳待人,严于律己,艺术情操,爱好劳动……,这些气质、美德与历史功勋,都能满足释读者的某一方面的需要,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有一千个释读者,就有一千个华盛顿。 徐继畬之后的中国,随着世界知识的丰富,随着社会现实需要多样化的出现,也随着对华盛顿生平事功了解的增多,对华盛顿的评价比徐继畬那个时代确实丰富得多了。但是,无论怎么丰富,其大框架依然是事功与道德,其主要方面,依然是开创民主制度与个人高风亮节,这两点,都是徐继畬开创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徐继畬的华盛顿论,在近代思想史上,具有开创性的典范意义。 徐继畬编著《瀛寰志略》的时代,中国民族危机尚不迫切,自由民权之类的思想尚未在中国传开,反对专制主义的民主运动也还未兴起,徐继畬能从公器付之公论、不传子孙的角度,评价华盛顿,实属识见过人,大音稀声。当然,这类思想,可以从儒家原典中找到一些资源,诸如尧舜禅让、“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民贵君轻等,也可以从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中获得一些启发。但是,这类思想在宋代以后并非占主流地位,在嘉庆道光年间重视这类思想的人也极罕见。从这个意义说,徐继畬不光有识,而且有勇。套用徐继畬评价华盛顿的话,“异人也”。 1.学术界关于华盛顿在近代中国的研究成果有艾周昌:《华盛顿与中国》,《历史教学问题》,年第3期;俞旦初:《美国独立史在近代中国的介绍与影响》,《世界历史》,年第2期。杨玉圣的《中国人的美国观――一个历史的考察》,也有所述及。 2.徐继畬:《瀛寰考略》卷下,台湾文海出版社手稿影印本,第页。 3.徐继畬:《瀛寰志略》卷九,《北亚墨利加米利坚合众国》。 4.两广总督蒋攸銛奏报美鸦片船被抢现量予赏恤并晓谕严禁片》,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鸦片战争档案史料》第一册,上海人民出版社年版,第20页。 5.麦都思:《地理便童略传》,马六甲年出版,第17页。 6.《论亚默利加列国》,《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卷七,道光元年。 7.《论》,《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道光丁酉年五月。语句颇不通顺,原文如此。 8.《华盛顿言行最略》,《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道光戊戌年正月。“最”疑为“撮”之误,原文如此。 9.梁廷枏:《合省国说》,《海国四说》,中华书局年版,第80页。 10.魏源:《海国图志》,百卷本,卷五十九。 11.蒋敦复:《华盛顿传》,《啸古堂文集》卷五,同治十年刊本,第6-7页。 12.格坚勃斯原本,冈千仞、河野通之同译:《米利坚志》,明治六年光启社、博闻社刊行。 13.黎汝谦(-),字受生,贵州遵义人,著名外交家黎庶昌之侄子。出身世代书香之家,幼时酷爱读书,光绪元年举人。年随黎庶昌出使日本,充神户领事。年回国,寓上海,与李经方交游,情谊至厚。年随驻日本使黎庶昌再次出使日本,任横滨领事。三年后任满回国,以知府分发广东,任财务提调等职。使日期间,他与蔡国昭合译了《华盛顿全传》,是早期介绍华盛顿生平最为翔实的著作。 14.此书有新译本,为李瑞林、宋勃生等译,中国发展出版社年出版,书名也是《华盛顿全传》。惟译者在后记中称此书“一直没有中译本”,当系不知道一百多年前已有中译本问世。 15.宋恕:《六字课斋津谈》,胡珠生编《宋恕集》,中华书局年版,上册,第75页。 16.胡珠生编:《宋恕集》,中华书局年版,下册,第页。 17.章太炎:《变法箴言》,见汤志钧编《章太炎政论选集》,中华书局年版,上册,第21页。 18.《万国分类时务大成》,卷八,《各国国君》。《万国分类时务大成》由金匮钱丰(字颐仙)选辑,长安高味中云翘参订,武陵谢晋封校字,黄自元署,前有丹徒张蕴玉序言(序言作于光绪二十三年秋七月),光绪二十三年申江袖海山房石印。 19.黄乃裳:《大美国史略序》,载蔚利高《大美国史略》,福州美华书局,年版。 20.《文话便读》,载《便蒙丛书初二集》,苏州开智书室年版,第一百课。 21.日本福山义春著、汤济沧译:《华盛顿传》,开明书店光绪二十九年版。封面作《华盛顿》,正文作《华盛顿传》。 22.陈伯龙署:《地球英雄论》,华盛顿传,上海新民书局藏本,光绪三十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shengduna.com/hsdly/14473.html
- 上一篇文章: 华盛顿州立大学WSU使用再生碳纤维生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