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学个体育特长,这可能是他一生都能享
“hi!Lee,跟我们去打壁球吧?” “对不起,我……我……我还有事,下次吧。” “中国有篮球、橄榄球、棒球或冰球联赛吗?” “哦,没有。我都看不懂橄榄球和棒球的规则……” 这种尴尬的情景,大概每个去美国学习和生活的中国人都曾经遇到过。而且不光是话题上的尴尬,中国孩子和美国孩子一比,尽管是同年龄,但我们的孩子瘦瘦小小,美国孩子却高大威武。 尴尬背后的现实是:体育对于很多中国人而言只是专业运动员才干的事,但对美国人而言,体育已经融入他们的血液和文化,他们从小就和体育运动打交道。体育,不仅是美国青少年申请学校时的通行证,更重要的是,体育是美国人最重要的社交工具。 很多中国人都感慨说,很难融入美国主流社会。但换个角度去想,你做好融入人家的准备了吗?你打球吗?你看球吗?你有支持的球队吗?没有?那就说明,不是人家不接受你,只是因为你主动就放弃了进入主流的圈子。 无处不在的体育 在中国,说到体育,我们总是第一时间想起奥运会选手。那是跟我们普通人没有什么直接关系的一种存在。而我们平常的体育,一般只停留在跑步、羽毛球、乒乓球等项目上,更多的是一种健身锻炼。 我一个朋友去了美国,惊讶地发现,美国的体育真的可以用“无处不在”来形容。学校里很重视体育课,社区里,家长也会带着孩子上各种体育班,其训练强度,让初到美国的朋友还以为这是专业队呢。 而最惊讶的是,她亲姐姐家的孩子,都是中国人的基因,但因为在美国从小接触体育,个头比中国来的表哥高了一大头,而且特别壮实。 美剧里,经常可见一群朋友去打球的情景。 为什么美国这么重视体育呢?只要熟悉美国教育的人都会给出了解释。 从功利性的角度解释,美国体育的重要性就和中国的高考分数一样,是大学录取时的一个重要标准。如果一个孩子学业和体育都很出色,那么进一流大学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如果一些孩子学习没那么好,但如果在体育比赛中取得好名次,也么也可能逆袭进入好大学。美国一些名牌大学还专门设立了运动员奖学金,来吸引体育特长生。 而即使不从功利性的角度考虑,体育运动对身体健康是有很大帮助的,那么何乐而不为呢? 体育是美国孩子从小就耳濡目染的一件事。 其实,美国对体育的热爱,我们就算不亲自到美国去,只是看美国的影视剧就能看出来。体育和竞争已经变成是美国文化的一部分,人们把体育竞技看得非常重要,许多美国人都会支持一支职业联盟比赛的球队,比如篮球、橄榄球、棒球或冰球。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美国人平均每天看7小时电视,其中四分之一到一半的时间是在看体育频道。 很多去了美国的人都会发现,社区附近总会有很多网球场、足球场,公园的湖泊里还可以划帆皮划艇,而社区里的游泳馆教练,就有可能是奥运运动员。 《老友记》里,钱德勒因为不喜欢看体育频道,遭到朋友们的耻笑。 所以,我们的孩子如果想要去美国留学,同时又想融入当地生活,那么体育一定是最好的“破冰”方式。 九成奥运选手是学生 中国的竞技体育,是属于“国家体制”。也就是说,我们的运动员从小被挑选后,经过层层选拔,最后进入国家队。他们的目标,就是在国际比赛中获得金牌。 但你知道吗?美国的奥运运动员,九成都是学生。 美国代表团在多年的奥运会历史上,都保持金牌榜前三的位置。近20年的奥运会赛场,5届奥运会都高居金牌榜首位,只有年北京奥运会屈居第二——个中缘由,你懂的。在里约奥运会多名美国代表团参赛选手中,有将近90%选手是学生运动员。 学生军是美国代表团在奥运会上争金夺银的基石。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美国校园体育宛如一个巨大的航天中心,汇聚成千上万美国青少年,不断加注体育燃料,然后源源不断地把这些火箭发射升空。 各种级别的比赛,都有大量的人支持。 在这背后,是美国教育对于体育的重视。“美国的大学认为,体育精神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对抗竞争意识、追求卓越的精神,对培养领导型人才和构建良好校园氛围有重要意义。”美国大学网球协会前董事长、首席执行官David介绍,“在美国,具备一定网球水平的学生多达5万人左右。美国有将近所大学会招收网球特长生,有将近0名学生能够享受到专项奖学金,作为校队选手参与NCAA各个级别的校际联赛。” 中学生每周要练10小时 体育能锻炼孩子的人格和品质,以及在团队活动中的合作能力、领导能力,从而培育更完善的人格和社会复合力。这样的认知,也得到家长普遍的认可。在美国,孩子上小学时,在一项体育运动上每周花5小时左右;到初中后,每周体育运动达到10小时。到了大学阶段,体育更是成为极具分量的部分。 美国孩子从小就要学习体育。 芝加哥大学一项针对00人的研究证明,体育运动对学习有相当大地促进作用。在运动时,身体会产生多巴胺、血清素和正肾上腺素。其中,多巴胺是正向的情绪物质,能让人更为积极,而血清素增加,则能直接增强记忆力,提升学习效果。正肾上腺素跟注意力有直接的关系,能有效提升孩子的专注力。 年,纽约军事学院队的击球手叫唐纳德·J·特朗普。 事实上,教育体系里不断加重体育,不仅造就世界级的运动员,更成就着美国各行各业的精英。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是高中校篮球队队员、美国前任财长亨利鲍尔森是大学校橄榄球队明星球员、世界著名金融机构黑石集团创始人苏世民是校长跑队队员……甚至,我们所熟知的美国常青藤名校联盟,最早就是起源于哈佛、耶鲁、哥伦比亚等名校的橄榄球联盟。正如牛津大学罗德奖学金认为的那样,喜爱体育,有运动成就的人往往具备优秀的心智,是值得栽培的未来领袖。 哈佛商学院也曾做过一项调研,哪些毕业生20年后为母校捐款最多,最有影响力?调研结果,那些有哈佛校队背景的群体超过毕业成绩优异的群体,独占鳌头。体育运动铸就的竞争、团队、荣誉感、意志力等等优良基因,在更为漫长的社会生活里,散发着无穷的能量。
擅长运动让孩子变得更优秀 好学生应该具备优秀的运动能力,而擅长运动可以让你成为更好的学生,这正是欧美发达国家所秉持的教育理念。好动国际网球学院执行院长David曾担任普林斯顿大学校队主教练20多年,深谙美国校园体育发展壮大的历程,曾创立并管理美国最高级别的校际体育联盟。他认为,在中国推行类似的教育体系切实可行。 Dvaid介绍,在NCAA(注,NationalCollegiateAthleticAssociation,全国大学体育协会,它是由美国千百所大学院校所参与结盟的一个协会。)的赛场上,有多达名国际生。目前NCAA男女排名第一的选手都是国际球员,其中排名女单第一的姑娘正是出生于北京的华裔选手。每年NCAA、美国网协以及各项基金会设立的网球奖学金高达8亿多美元,拥有网球特长的学生可以通过NCAA评估体系,向各个校队主教练进行双向联系。” 中国家长最熟悉的例子,大概就是林书豪。林书豪的妈妈在上世纪70年代移民美国,她一直坚持传统的台湾教育理念,敦促林书豪勤加练习钢琴,以后成为一个医生。幸好林爸爸坚持让儿子打篮球,最后才有机会进哈佛。 除了成绩优秀,篮球是林书豪之所以能进哈佛的敲门砖。 和林书豪一样,MichelHuKwo也是一名华裔学生,高中到美国就读。因为网球打得好,并在当地大区比赛中排名靠前,他高中毕业前收到了斯坦福、华盛顿等7所名校的奖学金。“最终我选择了波特兰大学,因为当时考虑普林斯顿校队实力比较强,担心自己一、二年级打不上校队主力,会出现没有比赛打的情况,到波特兰就读则能够保证我的校队主力位置。” 目前,北京的一些学校也有意识地引进了美国的体育运动体系。如北京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将在海南校区和武汉校区开设网球精英班,目标正是NCAA这个国际生席位;而凯文教育表示将与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MLB)展开合作。 对家长而言,身体健康、心情快乐才是对孩子最重要的。而体育,正可以赋予孩子这一点。分数、金钱、名利,在身体健康面前都是浮云。所以,让孩子学一项体育运动吧,这才是家长能给孩子最重要的一笔财富。而且,体育不仅可以强健身体,还能磨炼品质、成熟心智、塑造完善人格,让孩子具有出色的社会复合能力,这才是所有家长的愿景。 活动预告 原美国大学网球协会董事长David将于近日来到中国,并就“如何通过体育特长申请美国大学“在“我要我选择”国际学校联展现场做演讲。 David年毕业于哈佛大学,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士、硕士,年哈佛大学博士。年至年曾任美国大学网球协会(ITA)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和执行董事。年至年曾任普林斯顿大学男子校网球教练董事。USTA(美国网球协会)名人堂成员。现任好动国际网球学院执行院长。 活动时间:年3月18日(本周六):9:00—16:00 地点:北京四季酒店5层大宴会厅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shengduna.com/hsdly/43.html
- 上一篇文章: 一生嫁给7个男人,结过8次婚,39岁当了
- 下一篇文章: 曾是钱学森带头大哥,火箭天才的一生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