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德战争后,丘吉尔一直援助苏联,为何却迟
治好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https://m-mip.39.net/man/mipso_4537966.html 年9月1日,德国波兰,英法两国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开始。英法本以为德国占领波兰后会继续东进,进而攻打苏联。他们没想到的是,德国掉头西进,攻打法国。法国坚持只有42天就投降了。此时西欧其他国家也多数被德国占领了,只有英国一国在坚持抵抗。年6月22日,纳粹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德国又掉头回去入侵苏联。就这样,苏联也卷入了这场战争。英国和苏联此时被迫联合起来。 苏德战争发生前,英国就多次告诉苏联,德国要进攻苏联。不过由于英国一直敌视苏联,苏联并不相信。当德国进攻苏联后,丘吉尔可以说是松了一口气,英国多了个盟友,苏联被迫和自己同一战线了,共同对抗德国。当时的丘吉尔迅速支援苏联,可以说武器弹药、军事物资源源不断运往苏联。但丘吉尔仅仅是支援苏联,却不愿意答应开辟第二战场。 苏德战争发生后不久,年9月,斯大林就向丘吉尔提出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对德国实施战略夹击的要求。对于苏联的建议,英国的回应只是派出小部队对欧洲大陆实施偷袭骚扰。珍珠港事变后,美国加入二战。此时苏联再次要求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不过年7月,英美伦敦会议,决定年秋在北非登陆,而把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推迟到年上半年。不过这只是第一次推迟。 年1月,英美卡萨布兰卡会议,通过上半年在西西里岛登陆的决定。把在欧洲大陆的登陆推迟到年8月。一直到年5月,英美华盛顿会议,决定于年5月在欧洲大陆实施登陆,开辟第二战场。这是第二次推迟。当然,英美两国最终开辟第二战场是在年6月6日进攻诺曼底。可以说从年一直拖到年,丘吉尔可是一直在拖延。很多人想不通,英国和苏联已经是盟友了,英国还不断支援苏联,为何就是不开辟第二战场呢?其实,换做你是丘吉尔你也会这样做,只有这样才符合英国的国家利益。 首先是为了减少自身的伤亡。苏德战争开始后,德国绝大部分的兵力都在苏德战场上了,80%的阵亡士兵都死于苏德战争。一方面说明战争的残忍,另一方面也说明德国人的战斗力很强。英国最强的是海军,不过一旦开辟第二战场,发挥主要作用的是空军和陆军,英国的海军就无法发挥优势。到时候英国的陆军和空军就会面临重大损失。为了减少自己的损失,英国肯定选择牺牲苏联,让苏联和德国人对抗。 其次是对苏联的抵制。英国和苏联虽然已经盟友,但丘吉尔并不喜欢苏联。可以说丘吉尔自始至终都是反对苏联的,英国当时和苏联结盟也是迫不得已,有共同的敌人。如果英国过早的开辟第二战场,苏联的损失就会减弱,战后实力依然强大,到时候对英国来说仍旧是威胁。所以丘吉尔是能拖尽量拖。 第三是为何自己在地中海的利益。地中海周边的国家,几乎都是英国的势力范围。丘吉尔知道,自己一旦开辟第二战场,苏联在苏德战场上的压力就会减弱,到时候苏联会迅速的把展现向西推进。不仅能把德国人从自己领土上赶走,还会不断的西进。整个东欧、中欧、南欧几乎都能成为苏联的势力范围。这对英国来说,会造成严重的威胁。英国到时候在这些地方的利益就无法得到保证。 可以说,也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丘吉尔一直不愿开辟第二战场。当然,丘吉尔还是会不断援助苏联。因为丘吉尔知道以苏联一国国力很难对抗德国,如果苏联失败了,德国就会掉头攻打英国,对英国也没有好处。所以英国一直支援苏联,让苏联尽量不要失败。只要德国和苏联继续进行战争,英国就能获得好处。用丘吉尔的话说,他想要的结果是,德国躺在坟墓里,苏联躺在手术台上。说白了就是想让他们两败俱伤,这对于英国来说才是最好的结局。 当然,到年的时候,丘吉尔觉得时机差不多了,苏联和德国已经消耗了巨大国力,所以英国才出手开辟第二战场。而且更重要的是,英国和苏联已经划分好了在欧洲的势力范围。诺曼底登陆后的状况我们也都知道。德国面临两线作战,迅速崩溃。整个东欧成为了苏联的势力范围,甚至连南欧都有很多国家成为苏联的势力范围。 其实不仅丘吉尔这么想,不想尽快开辟第二战场。当时实力最强大的美国也是这么想的。毕竟苏联战后要是太强大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所有人都知道一山不容二虎,所以都想用德国来拖垮苏联。否则,美国也不会也一直拖着不开辟第二战场。 可以说,他们这么做都是为了国家利益考虑。对于国家来说,都在追求利益最大化。当然,苏联实力也确实强大,否则也不会在二战结束后能获得这么多好处,甚至可以说美国进行抗衡。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shengduna.com/hsddx/21065.html
- 上一篇文章: 致敬崔天凯你知道历任驻美大使的高光时刻
- 下一篇文章: 花旗银行简介以及发展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