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内矛盾激化,连续发生经济危机
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悍然发起对中国东北军驻地沈阳北大营的进攻,日本蓄谋已久的侵略中国的战争开始。这是日本意欲占领中国进而称霸亚洲的重要一步,是日本军国主义长期执行所谓“大陆政策”的结果。 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日本国内矛盾激化,连续发生经济危机。为了摆脱政治、经济危机和实现夺取中国东北的计划,日本军国主义者蓄谋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使中国的民族危机急剧上升。但由于中国国民党蒋介石政府采取了不抵抗政策,日军一个星期内就侵占了辽宁、吉林两省的大部分地区。年10月中旬,日本关东军开始向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地区发起进攻,激于民族义愤的中国守军,奋起抵抗,给了日军以有力的还击。至11月中旬,日军集中优势兵力展开全线进攻,守军终因伤亡过重被迫撤退,日军遂占领龙江。接着,日军向辽西进犯,于年1月3日占领锦州。数十万东北军迫于蒋介石的不抵抗命令,退入山海关内。日军占领锦州和辽西地区后,又向北进攻哈尔滨。驻守哈尔滨的东北军部队与日军展开激战。年2月5日,哈尔滨失守。从“九一八”事变开始,仅4个半月多的时间,日军就占领了中国东北三省,并于年3月操纵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 日本军国主义在侵占中国东北后,又在上海进行挑衅,于年1月28日,对上海中国驻军发动军事进攻,制造了“一·二八”事变,中国驻军英勇抵抗。“一·二八”事变使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升级,而日本军国主义利用“一·二八”事变进一步扩大了在华政治、军事利益。 1.侵略中国是日本的既定国策 侵略中国是近代日本走上扩张道路以来的既定国策。早在19世纪末,日本即制定了所谓的“大陆政策”。日本通过发动甲午战争,参加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发动日俄战争,先后从中国攫取了台湾、澎湖列岛、旅顺和大连等大片领土,获得了在中国开矿、办厂和驻兵等多项特权。 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利用欧洲各国无暇东顾之机,抢占了德国在山东胶州湾的旧租地,并趁机占领济南,控制了青岛至济南的胶济铁路全线。年1月18日,日本政府向中国袁世凯政府提出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要求,终因中国人民坚决反对和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其阴谋未能得逞。在年1月18日至6月28日的巴黎和会上,日本承继德国胶州湾租借地得到了帝国主义列强的同意,这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索之一。直到年2月华盛顿会议,日本才被迫同意从山东撤兵,但仍保有在山东的许多侵略权益。 年6月27日至7月7日,日本内阁首相兼外相田中义一在东京主持召开了以解决“满蒙政策”为中心议题的“东方会议”。这是日本全面法西斯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会后,田中义一密奏天皇,宣称:“唯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显示了日本吞并亚洲、称霸世界的狂妄野心和侵略步骤。 年至年,日本为阻止国民党北伐军前进并扩大对华侵略,又先后三次派兵入侵山东省,并于年6月4日制造了“皇姑屯事件”,谋杀了意欲脱离日本人控制的张作霖。一系列事件表明,中日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日本只是在等待一个时机而已。 年 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乘机抢占德国在胶州湾的旧租借地。这是被日军占领的胶州湾德军炮台。 日本借出兵西伯利亚之机向北洋政府施压,获得从中国境内调动军队的权利,为以后在北满扶植政权创造了条件。 华盛顿会议在年11月12日至第二年2月召开,日、美、英、法、意、荷、比、葡、中9国参加会议。会议签署的《中日解决山东悬案条约》,规定了日本军队撤出山东及将胶州湾德国旧租借地交还中国,但仍保留了日本在中国山东的诸多特权。 华盛顿会议 东方会议。年6月27日至7月7日,日本内阁在东京召开会议,会议议题是讨论“满蒙政策”。在7月7日的会议上,内阁首相田中义一以“训示”的形式提出了明确的侵华方针——《对华政策纲领》,确定了把“满蒙”同“中国本土”分离的方针。 东方会议 年4月28日,日军第二次出兵山东。图为驻青岛日军乘胶济路火车开赴济南,机车上高悬日本国旗。5月3日,日军占领济南后制造了“济南惨案”。 日本政府的“声明”。日本第三次出兵山东时,日本政府发表声明,明确表示:“为维持满洲的治安,采取适当有效的措施。”对此,国民政府及张作霖表示抗议。美国也明确反对,认为“满洲不是日本的领土”。(东京日日新闻年5月19日) 年5月,日军第三次出兵山东。图为占领济南城的日军。 图为占领济南城的日军。 年6月4日,因张作霖不满日本人占领山东并欲摆脱日本人的控制,日本阴谋制造了杀害张作霖的“皇姑屯事件”。图为被炸毁的张作霖的专列。 图为被炸毁的张作霖的专列。 张作霖 张作霖被炸事件现场。 2.发动“九一八”事变 年9月18日傍晚,日本关东军虎石 立守备队离开原驻地虎石台兵营,沿南满铁路向南行进。夜22时20分左右,日本关东军铁路守备队柳条湖分遣队队长河本末守为首的一个小分队以巡视铁路为名,在奉天(现沈阳)北面约米处,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米处的柳条湖南满铁路段上引爆小型炸药,炸毁了小段铁路,并将3具身穿东北军士兵服装的中国人尸体放在现场,作为东北军破坏铁路的证据,诬称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袭击日军守备队。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即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进攻。随后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五大队从铁岭到达北大营加入战斗。东北军第七旅退到沈阳东山嘴子,日军遂占领北大营。战斗中东北军伤亡余人,日军伤亡24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从此,日本开始了局部侵华战争。 年9月19日,日军几乎未受到任何抵抗便占领沈阳全城。东北军撤至锦州。此后,由于东北各地的中国军队继续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使得日军得以在短短数月内迅速占领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东北三省沦陷。 柳条湖附近。年9月18日,日本在这里制造事端,史称“柳条湖事件”,又称“九一八”事变,发起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柳条湖附近 “九一八”事变中所谓的南满铁路的破坏地点。 破坏地点 柳条湖爆炸点附近中国人的尸体。实为伪装成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袭击日本守备军的日本关东军所为。 柳条湖爆炸点附近中国人的尸体 被日本关东军士兵炸毁的柳条湖铁路的枕木和铁轨。 侵华日军攻击北大营前在空中拍摄的北大营中国兵营实景。 年9月19日,日军侵占北大营中国兵营。 日本侵占东北时的“关东军司令部”(设在奉天,即今沈阳)。 日军占领北大营。 日军占领北大营。 日军侵入沈阳。 日军侵入沈阳 侵华日军占领后的北大营。 侵华日军占据中国兵营后,写上“日本军占领”字样,并放火焚烧兵营内中国军队的武器。 侵华日军占据东大营。日本人的说明文字中注明“昭和六年(年)九月十九日午夜零时过半,占据北大营之后又迅速占据了东大营。” 年9月19日晨6时40分,侵华日军占据沈阳市内的东北边防军司令部。 年9月19日上午10时,侵华日军占据东北航空军司令部。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shengduna.com/hsdjp/20543.html
- 上一篇文章: 高考成绩都可以申请美国的哪些大学布朗大学
- 下一篇文章: 党史学习教育1922新生政党举大旗